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烤烟品种云烟97上部叶为供试材料,在湘中烟区开展“先晾后烤”技术研究,分析了该技术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的影响及烘烤的能耗成本、经济性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烟叶晾制过程中失水和变黄规律研究表明,采用黑色遮阳网覆盖晾制处理较好,晾制时间不宜超过72h。鲜烟叶在晾制的过程中,黑色遮阳网覆盖有一定的保湿作用,在晾制过程中的相对湿度较适宜,在实际操作中也比黑色薄膜和透明薄膜保湿方便。黑色薄膜和透明薄膜处理的保湿效果较好、淀粉降解幅度较大,但由于相对湿度过大,烟叶颜色迅速加深易变褐,会影响烟叶烘烤质量。(2)烟叶的晾制时间研究表明,晾制36h再入烤房烘烤有利于提高烟叶可用性。烟叶晾制时间的延长,可以缩短烘烤总用时,降低烘烤的能耗成本,增加烤房装烟量。适当的晾制时间,可提高烤后烟叶的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达到了提质增益的效果,还可以减少烟叶干物质的消耗和叶片厚度收缩,提高平衡含水率,降低烟叶的烟碱含量,进而提高烟叶质量。随着晾制时间的延长,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虽然下降,但淀粉含量也下降,两糖差减少。(3)先晾后烤装烟密度研究表明,以装烟量3500kg/房的调制质量表现最好。随着装烟密度的增加,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有所提高;叶片厚度和叶质重呈下降的趋势;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减少;淀粉含量、钾含量和两糖差增加。适当提高装烟密度可减少能耗平均成本,提高烤后烟叶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而装烟量过大,则反之。(4)先晾后烤调制工艺研究表明,以晾制时间24h,干球温度38℃稳温18h,42℃稳温12h调制工艺的调制质量为最佳。随着晾制时间的延长、变黄期时间的缩短,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综合评分、单叶重、淀粉含量和两糖差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外观质量和物理特性均以晾制时间24h,干球温度38℃稳温18h,42℃稳温12h调制工艺的表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