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精神病人外周血博尔纳病病毒P24基因检测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zhez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 BDV)是一种有套膜的非分节段的单分子负链RNA病毒。在病毒分类学上,属于单分子负链RNA病毒目,博尔纳病毒科,博尔纳病毒属。BDV具有严格的嗜神经性,在感染细胞内呈低产量非溶细胞性复制。它所引起的博尔纳病(Borna disease,BD)是一种以行为异常、脑实质和脑膜的炎性细胞浸润以及疾病特异性的抗原在边缘系统神经元中积聚为特征的主要由免疫介导的神经综合征。BDV自然感染主要发生在马和羊,但亦有报道其自然感染在美洲驼、猫、猞猁、狐狸、驼鸟、野鸟和牛中发生。实验中,BDV可感染从鸟类到非人灵长类的一个广泛的动物种属,因而推断它可能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温血动物。BD的地理学分布比较广泛,在德国、瑞士、澳大利亚、美国、日本、伊朗、以色列和英国均有报道。最近,BDV感染在土耳其亦有报道。BDV核酸长8.9kb,具有六个开放读码框,其中以第Ⅱ开放读码框最具有保守性,编码BDV磷蛋白(P24)。国外常通过对BDV-P24基因片段的检测来研究人类是否有<WP=5>BDV的感染。由于动物BD的临床表现与人类神经精神疾病非常相似,以及BDV的广泛性宿主和地域分布,使人们设想BDV的感染可能与人类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有关。最早提示人类神经精神疾病与BDV感染有关的证据是来自1985年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所进行的血清学调查,该调查涉及美国的285例情感障碍病人和德国的694例精神病人以及200例健康对照,结果美国病人中有12例(4.3%),德国病人中有4例(<1%)呈现血清阳性反应,而对照组无一例阳性。后来Bode等运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T-PCR)首先在精神病人PBMC中检出病毒核酸 。谢鹏等对日本精神病人PBMC进行套式RT-PCR检测,结果在双向情感障碍组BDV-P24基因片段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Iwahashi等在精神分裂症患者PBMC中检测BDV-RNA 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akamura在一例精神分裂症病人死后脑组织中分离出BDV-RNA,并成功感染沙士鼠。Bechter等在17例带有抑郁症状的急性和慢性脑膜脑炎病人中检测BDV血清抗体,阳性率高达70%。Bode等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BDV-P40抗体,结果在114例MS(慢性进展型)病人中有15例检出病毒抗体,92例周围神经病中有4例检出。以上证据都提示BDV感染可能与人类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有关。但亦有不支持BDV感染与人类神经精神疾病有关的报道,如Czygan等在86例神经精神病人脑标本中无一例检出BDV-RNA。Kubo和Tsuji等在PBMC中检测BDV-P24基因,结果健康对照组与精神病病例组无显著差异。<WP=6>Haase等在34例慢性MS(17例原发慢性进展型,17例继发进展型)病人外周血中未能检出BDV-RNA[21]。那么BDV感染到底是否与人类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有关呢?本研究目的在于:1.中国人有无BDV感染;2.是否存在与BDV感染有关的病毒性脑炎;3.人类一些其它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是否与BDV的感染有关。方法:本次实验中共收集神经科病人外周血标本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4.9±14.8岁,其中病毒性脑炎20例(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43.8±11.0岁;其他神经疾病10例(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47.2±20.9岁,其中多发性硬化5例(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32.4±14.5岁,帕金森氏病5例(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62.0±15.0岁。精神病人外周血标本30例(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3.4±14.2岁,其中精神分裂症17例(男6例,女11例),平均年龄33.8±14.3岁;情感障碍13例(男6例,女7例),平均年龄32.9±14.7岁。以上病例均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和精神科2000年12月至2001年6月住院及门诊病人。收集健康献血者标本60例(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36.2±9.2岁,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库提供。每例病人和健康献血者采外周血10ml,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提取RNA,用BDV-P24特异性内外引物套进行nested RT-PCR,扩增产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并经Southern blot证实。结果:60例健康对照无一例BDV-P24基因片段检测阳性,17例精<WP=7>神分裂症病人中有2例阳性(11.8%),与健康对照差异显著(P<0.05);13例情感障碍病人中有1例阳性(7.7%),20例病毒性脑炎中亦有1例阳性(5%),5例多发性硬化(MS),5例Parkinson’s病(PD)中无一例检出BDV-P24 基因片段。除精神分裂症组之外,其他各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结论:(1)本次实验所检测的120例标本中有4例可检出BDV-P24 基因片段,这说明中国人中存在BDV感染;(2)60例健康对照中无一例检出BDV-P24基因片段,提示不支持健康人中有BDV感染;(3)17例精神分裂症病人中有2例检出BDV-P24基因片段,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提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可能与BDV感染有关;(4)13例情感障碍病人中仅1例检出BDV-P24基因片段,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提示不支持情感障碍的发病与BDV感染有关;(5)20例病毒性脑炎病人中有1例检出BDV-P24基因片段,虽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这例病人临床表现类似于动物BD,提示可能存在由BDV感染引起的人类病毒性脑炎;(6)5例MS和5例PD中无一例可检出BDV-P24基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老年肿瘤患者PICC置管及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总结我科71例老年胃肠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经验,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相应护理
目的 对收容入院的精神病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提升治疗依从性、促进预后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精神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 了解耳鼻喉科患者术后实施无陪护病房的现状.方法 在我院2016年8月至今收治的耳鼻喉科病人中实施无陪护病房模式,共有2360名患者参与这次实验.实验中患者术后的病房都给
目的 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堵塞的诱因展开探讨,降低动静脉内瘘堵塞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杏坛医院血透中心22例内瘘堵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