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要求基础教育更加关注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世界许多国家已将交往能力纳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之中。我国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本文基于笔者相关课题的研究实践,阐述了初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方式的建构及优化问题。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论证了建构初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方式的重要意义,介绍了笔者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的状况。 第二部分,初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方式的建构。阐述了初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方式的基本特征及价值取向,概括了其理论基础,结合大量的教学实例,阐释了“互动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互动合作——接受学习”教学模式、“互动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程序及操作策略。 第三部分,初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方式的优化。主要从三方面提出了优化的途径:即,培养合作技能;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评价方式。 第四部分,结论。 本文通过创建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力求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融进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地理学习过程中,交往和合作能力得到提高,认知与情感得到和谐发展。希望本文对初中地理教学一线教师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有所帮助,对其他学科教学亦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