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人类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临床表现多样,以复发性肉眼血尿及持续性镜下血尿最为常见,其次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单纯性蛋白尿、急性肾炎,少数可表现为急进性肾炎,迁延性肾炎等,确诊依靠肾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其病理特点为: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伴系膜细胞增多,基质增生。现已明确,IgAN为一进展性疾病,在成人诊断后每10年约有20%的患者进展到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成人CRF主要的原因之一。既往认为在儿童期起病者预后较好,但近年的研究显示,随访20年,儿童期起病的患者约30%进入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其肾组织形态学改变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大量堆积、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以及间质中不同程度的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的浸润和慢性炎症等。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与肾脏ECM形成、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问质成纤维细胞转化有关,在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损伤和间质纤维化中发挥作用。目前儿童IgA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TGF-β1/Smads信号通路是否在其发病中起作用尚未见报道。
研究目的:
1 检测IgAN患儿肾组织中TGF-β1、磷酸化Smad3(phosphorylated Smad3,p-Smad3)、Smad7、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探讨TGF-β1/Smads信号通路在儿童IgAN中的作用。
2 观察IgA1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hMCs)TGF-β1、Smad3、Smad7和FN的影响,探讨IgA1在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TGF-β1、p-Smad3、Smad7、FN在IgAN患儿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7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肾脏病中心住院并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IgAN患儿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4岁1月~14岁5月,中位年龄9岁5月。同期我院泌尿外科因“肾脏肿瘤”行肾脏切除术患儿5例,取远离癌组织的正常肾脏组织(经病理证实)为正常对照组,男3例,女2例,年龄3岁2月~14岁6月,中位年龄8岁4月。
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制定的标准,将IgAN患儿按临床表现分为3组:孤立性血尿组8例,血尿蛋白尿组24例,肾病综合征组14例;按1982年WHO病理分级标准,将IgAN患儿分为3组:病理Ⅰ+Ⅱ级组22例,病理Ⅲ级组12例,病理Ⅳ级组12例。
2 研究方法
2.1血清IgA水平测定:免疫比浊法。
2.2肾组织中IgA沉积强度:免疫荧光法,强度以+、++、+++、++++表示。
2.3肾小管损伤、肾间质纤维化评分:参照Katafughi R的半定量法。
2.4肾组织TGF-β1、p-Smad3、Smad7、FN的表达:PowerVisionTM二步法,操作按试剂盒说明进行,实验结果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肾小球表达以阳性面积/肾小球面积(%)表示,肾小管间质表达以阳性面积/肾小管间质总面积(%)表示。
3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 11.5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其中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组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多重相关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第二部分体外IgA1对hMCs 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1 研究方法:
1.1 hMCs体外培养:按常规方法进行。
1.2实验分组:分对照组(即静息状态)、正常人IgA1刺激组(normal IgA1,NIgA1)、聚合正常人IgA1刺激组(aggregated normal IgA1,aNIgA1)、IgAN患者IgA1刺激组(patient IgA1,PIgA1),IgAN患者聚合IgA1刺激组(aggregated patient IgA1,aPIgA1)。其中aPIgA1刺激组又分为刺激6h、12h和24h组。
1.3对照组及aPIgA1刺激组p-Smad3、Smad7在hMCs细胞内的定位及变化测定:免疫细胞化学法。
1.4对照组、各类IgA1刺激组及aPIgA1刺激不同时间组hMCs TGF-β1、Smad3、Smad7、FN mRNA的表达:RT-PCR法,Image-Pro Plus 6.0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
1.5对照组、各类IgA1刺激组及aPIgA1刺激不同时间组hMCs p-Smad3、Smad7蛋白的水平:Western Blot,Image-Pro Plus 6.0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
1.6对照组、各类IgA1刺激组及aPIgA1刺激不同时间组hMCs培养上清液TGF-β1、FN蛋白的水平:ELISA。
2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1.5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 在正常肾组织中,TGF-β1表达主要见于系膜细胞及肾小管间质,Smad7主要见于肾小管细胞胞质,FN主要分布于肾小球系膜区、毛细血管基底膜、肾小球囊壁,p-Smad3基本不表达。
2 在IgAN肾组织中,TGF-β1表达主要见于系膜细胞、毛细血管壁、肾小球细胞性新月体、部分肾间质细胞和浸润的单核细胞。p-Smad3表达于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细胞的核内。Smad7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均有表达,主要见于胞质。FN表达主要分布于肾小球系膜区、毛细血管基底膜、肾小球囊壁、新月体内和肾小管基底膜、肾间质。
3 TGF-β1、Smad7、p-Smad3、FN在IgAN肾组织中的表达均强于正常对照组,在肾病综合征组表达均强于孤立性血尿组和对照组;在Ⅲ级组、Ⅳ级组均强于对照组、Ⅰ+Ⅱ级组。IgAN肾组织TGF-β1、p-Smad3、Smad7表达与FN表达均呈正相关,且与肾小管损伤、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提示TGF-β 1/Smads信号通路在IgAN患儿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损伤、肾间质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4 IgAN患儿血清IgA水平、肾组织IgA沉积强度与TGF-β1/Smads信号通路无相关性,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IgAN患儿血清、肾组织中IgA类型、存在形式等有关。
5 各类IgA1刺激组中,aPIgA1能显著增加hMCs TGF-β1、Smad3、Smad7、FN mRNA的表达和蛋白水平,提示aPIgA1可通过TGF-β 1/Smads信号通路起作用,从而在IgAN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损伤、肾间质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