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8月24日中韩正式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迅猛,尽管期间遭遇了两次破坏力极强的金融危机,但两国贸易发展一直延续着良好的势头。中韩两国贸易额由1992年的50.3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2288.74亿美元,20年间贸易额扩大了40余倍。中韩两国贸易总额也是在2013年第一次超越美韩双边贸易总额,中国从而成为韩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国。目前,韩国也成为中国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国和第四大投资来源国。在中韩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推进的同时,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也迅速升温,中韩农产品贸易额从1992年的10.41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47.8亿美元。然而中韩农产品贸易额占两国贸易总额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1992年占比20.7%,2012年这一比重已经下滑到2.22%。虽然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但是中国对韩农产品贸易始终保持着较大的顺差,2012年顺差额达到35.4亿美元。中国出口韩国的农产品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韩国国内的农业发展,因此韩国制定了针对中国的极强的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阻碍了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正常发展,引发了很多贸易争端。本文针对中韩农产品贸易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运用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实证分析了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表明,中国农产品在韩国进口市场上的占有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历年来中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上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说明中国农产品在韩国进口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主要是初级农产品,但是其比较优势有下降的趋势,中国的农产品加工制品缺乏比较优势;中国农产品对韩贸易强度指数基本上都大于1,表明中韩两国各类农产品的贸易联系较为密切,两国农产品领域的贸易开展得比较充分。对中韩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韩农产品贸易依然有进一步合作的空间。韩国农业由于受到自然资源、劳动力的限制,农产品价格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对农产品贸易实行过度的保护政策,其制定的一系列关税政策、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韩国人“身土不二”的文化理念抑制了对中国农产品的进口。同时,中国农产品本身质量不高、安全标准和检疫检验技术落后等问题也削弱了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中韩农产品贸易持续健康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