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薯病毒种类血清学鉴定及甘薯卷叶病毒CP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ya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以及能源作物。甘薯病毒病严重影响了甘薯的产量,造成其品质下降及种性退化。据报道,我国至少存在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甘薯卷叶病毒(Sweet potato leaf curl virus,SPLCV)等8种,因此,建立高效快速的病毒检测技术,及时检测病毒,对了解我国不同甘薯病毒的发生频率、分布以及复合侵染情况,为防治薯病毒病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利用NCM-ELISA和ACP-ELISA检验技术对我国14个省(市)在2013年采集的318份疑似带毒甘薯样品进行了甘薯病毒种类的血清学鉴定,结果如下。(1)利用NCM-ELISA和ACP-ELISA技术对全国采集的318份甘薯样品进行了SPFMV、SPMMV、SPC6V、SPCFV、SPMSV、CMV、SPCaLV、SPVG、SPLV、SPCSV、SPV2,11种病毒的血清学检测,11种病毒均检测出。(2)通过NCM-ELISA和ACP-ELISA检测,SPFMV检出率最高;SPV2侵染甘薯发生最普遍。(3)检测的318份样品中,由2种病毒复合侵染与5种病毒复合侵染的发生最为普遍。(4)复合侵染的142份样品中,共有100种复合侵染类型,其中SPFMV和SPC6V的混合侵染最普遍。(5)SPFMV和SPCSV检测同时呈现阳性的样品且具有典型的SPVD症状广泛分布于四川、山东、江苏、安徽等9个省(市)。(6)SPFMV最易和其他病毒发生混合侵染。试验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SPLCV-YU CP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SPLCV CP。
其他文献
玉米纹枯病是玉米的主要病害,因此加强玉米纹枯病发生流行规律和玉米抗病性的研究对建立病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措施及抗病育种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水稻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约为4.52亿亩,我国约65%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然而,在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一直是制约水稻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转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