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道天然气价格管制体制改革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w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管道天然气是重要的垄断性公共产品,由于其自然垄断性和公共产品特性,大多数国家将其列为政府管制之列,尤其在我国,管道天然气一直被视为福利性产品,目前气价仍受政府严格价格管制,实行低气价政策。国内大部分城市居民燃气价格采用"初装费+气价"方式收费,由政府物价部门考虑燃气企业的经营成本和合理利润制定价格,未能形成合理的价格形成与调节机制。近年来,随着"陕气进京"、"西气东输"、"俄气南下"等长输管线工程的实施以及进口气源的增加,我国城市管道天然气有了跨越式的发展,截止2009年,我国天然气年供应量达到405.10亿立方米,城市天然气用气人口达到14543.7万人,占城市燃气用气人口比重的42.23%,较2000年增长了近3倍;政府对天然气产业上游的价格管制也逐步放松,与国际市场逐渐接轨,上游气价明显上涨,而与此同时,现有的价格管制体制与定价方式导致下游管道燃气企业未能很好地消化上游价格的上涨,导致一些城市的居民用户用气价格呈倒挂现象,并由此进发了一系列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天然气产品价格在价格水平和价格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问题,对天然气这一绿色燃料的推广使用形成了极大的障碍,阻碍了管道天然气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管道天然气价格管制体制面临着改革的迫切性需要。本文试图在深入分析杭州市管道天然气价格管制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城市管道天然气价格管制机制改革的有效路径。   本文在阐述垄断性产业定价的困境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城市管道天然气价格管制的理由,在阐述我国城市管道天然气发展历史,剖析现行天然气价格机制的基础上,揭示了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激励性政府管制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经济理论,提出城市管道天然气价格管制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是采取有效措施,将放松管制与激励性管制措施的运用充分结合,借鉴发达国家管道天然气价格管制改革的经验,设计适应本国实际的天然气价格管制机制。论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收集整理了杭州市燃气公司的第一手有关燃气价格的数据资料,结合杭州市燃气价格的现状情况,设计提出了"三步走"的杭州市管道天然气价格管制体制改革具体步骤:第一步取消现行的初装费制度,理顺价格关系,为价格管制机制改革奠定基础;第二步放松进入管制,引入民营资本,实行特许投标经营制度,改革以往的以行政手段授予的特许经营制度;第三步运用特许投标价格条款,借鉴英国的最高限价管制模型,完善激励性价格管制措施。   本论文的结构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研究背景与基本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对文章所依托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阐述;第三部分以杭州市为例分析城市管道天然气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列举了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燃气价格管制的经验,为我国城市气价改革提供借鉴;第五部分结合杭州市实情,提出管制体制改革的目标思路,设计了改革步骤;最后一部分则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管道天然气价格管制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后危机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速转型、整体推进的关键时期,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化道路必将是未来浙江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如何推进产业结构高级
为了考察MoSi2/SiC防氧化涂层体系在动态氧化环境下的防护能力,对碳/碳复合材料MoSi 2/SiC涂层试样在1100~1 500C下进行了高温燃气高质流冲刷环境下的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在110
“十五”前期,受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的拉动,东南地区水泥市场需求旺盛。但在投资高峰退去之后,产能盲目扩张的恶果逐渐显现,经济发展环境的趋缓使得东南地区的水泥
目前国内众多大城市将打造总部经济视为城市经济加速发展的战略重点,许多城市出台了旨在鼓励总部经济发展,吸引跨国大公司和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的入驻的政策措施。杭州作为与
本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中部地区制造业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在理论方面,主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创新系统、转型升级研究等角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