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不同组织匀浆液及排泄样品中苯唑嗪药物Q808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的检测方法,并对分析方法进行确证及应用,测定了 Q808在不同组织及排泄物中的含量,从而了解Q808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为该药物的评价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Q808对大鼠肝微粒体酶的诱导试验及重组人代谢酶P450各亚型的抑制试验的研究,从而考察药物-药物间相互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研究结果(1)大鼠组织分布研究:健康Wistar大鼠灌胃给药28mg/kg后,收集不同组织并制备匀浆液,根据各组织在不同时间点中Q808的浓度计算不同组织中Q808的含量,从而得出结论:在不同组织内药物具有一定程度的分布。Q808在胰腺、脂肪、卵巢等组织中浓度较高,而在肌肉中的含量较低,这可能与药物极性小、易分布在脂溶性高的组织有关,提示本品在进行长毒试验时应关注潜在的生殖器官毒性。脑组织的浓度约占Cmax的70%,说明Q808在脑组织内分布较好。(2)大鼠粪便、尿液以及胆汁排泄研究:健康的Wistar大鼠,通过灌胃给药的方式,给药剂量为28 mg/kg,给药后,收集不同时间段的粪便、尿液及胆汁,测定这三种排泄物中Q808浓度,计算出Q808在粪便、尿液以及胆汁中的累积排泄率,从而可以得出结论:大鼠在通过中剂量(剂量为28 mg/kg)灌胃给药后,经过尿液、粪便以及胆汁排泄处Q808的顺序由高到低为粪便(6.69%)>胆汁(0.0316%)>尿液(0.0142%),由此可以提示Q808的主要排泄途径为粪便,但这三种排泄途径的累积排泄量和小于10%。由试验可以发现,Q808在组织内不存在蓄积情况,因此可以推断Q808在大鼠体内可能发生的代谢反应,其可能以代谢消除为主,主要以代谢产物的形式排出体外。(3)代谢种属差异试验研究:用人、鼠、犬、猴肝微粒体与Q808在体外分别孵育,分析其结果得到人、鼠、犬、猴的代谢产物的相关信息,代谢产物M1为Q808发生脱Cl还原反应,仅在犬中发现;M2为Q808单羟基化的代谢产物,在犬的样品中响应高,在人和鼠的样品中响应低。由此提示,Q808在犬肝微粒体中的代谢过程不同于人、大鼠及猴,所以本试验选用啮齿类动物—大鼠与非啮齿类动物——恒河猴,这两种作为试验动物。(4)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研究:健康Wistar大鼠灌采取新鲜的血浆,加入Q808标准品配制Q808终浓度为500ng/mL、1500ng/mL、2400ng/mL的血浆样品。血浆样品于平衡半透膜透析袋中,37 ℃恒温水浴持续振荡24 h。采用LC-MS/MS法分别测定袋内血浆及袋外透析液中Q808的浓度,计算相应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7.4 ± 2.97%,94.9 ± 0.914%和94.5 ± 1.53%。试验结果表明Q808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几乎都以蛋白结合形式存在,提示在临床合并用药时应注意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及其对Q808的药效的影响。(5)Q808对大鼠肝微粒体酶影响的研究:选用健康Wistar大鼠制备肝微粒体酶,测定大鼠肝微粒体蛋白含量及CYP450含量,并用制备好的肝微粒体进行体外探针药物的孵育试验,考察对照组及实验组的CYP450酶各亚型的活性。结果显示:Q808试验组(给药)与对照组(未给药)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试验组(给药)与对照组(未给药)内的雌雄鼠之间肝微粒体活性也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试验结果可以表明:Q808对大鼠体内肝微粒体P450酶亚型(CYP1A2、CYP2D6、CYP3A4、CYP2C9、CYP2C19)既不存在诱导作用,也不存在抑制作用;同时从动物试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Q808给药后在大鼠的体内不存在潜在的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6)Q808对重组人P450酶各亚型影响的研究:通过分别测定CYP1A2,CYP2D6,CYP3A4,CYP2C9,CYP2C19 的特异性底物(phenacetin,debrisoquine,midazolam,tolbutamide,mephenytoin)的代谢物(acetaminophen,4’-hydroxy debrisoquine,1’-hydroxy midazolam,4’-hydroxy tolbutamide,4’-hydroxymephenytoin)的含量,然后计算各亚型的酶活性。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加入药物Q808)与对照组(未加入药物Q808)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试验结果可以表明:Q808在体外试验中对以上五种重组人代谢酶P450酶亚型不存在抑制作用;从而可以推断Q808在临床使用不存在对CYP酶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