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高阻值气敏传感器测量装置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e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成为人们的迫切要求,我国气敏传感器发展迅速,但气敏测量装置由于气敏传感器的高阻值特性及接口电路复杂等原因发展缓慢。在了解气敏传感器的气敏机理及气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的前提下,研究并设计了适用于实验室用的高阻值气敏传感器测量装置。在本装置中采用广泛应用于实际的拥有ARM7内核的LPC2131代替常用的51单片机,因LPC2131内部集成了多种硬件电路接口,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减小了装置体积。同时采用锂电池作为供电电源,方便便携式测量装置的使用和推广。硬件电路以拥有ARM7内核的LPC2131为MCU,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及控制能力,内部集成的多种硬件电路,结合外部多种接口芯片,组成了采样电路、加热电路及PWM电路等,设计出了显示气敏元件阻值及其所处气体浓度的测试电路,实现了高阻值的基本测量,精度达到预定要求。软件设计以硬件电路为依托,结合启动代码,自行设计了各底层芯片驱动程序以及整体程序设计,利用LPC2131的实时在线调试功能,使整体调试通过,实时监测电源电压,对温度准确控制,同时测量气敏薄膜的电阻,经元件阻值和气体浓度的校准后,可显示被测气体浓度,同时提供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并具备报警功能,实现了气敏传感器智能化。该装置具有动态测量范围大(1MΩ-500MΩ),精确度高(电阻值精确度优于0.5%),功耗低、体积小、成本低、可重复利用等特点,完全满足气敏测试需要。
其他文献
光子晶体光纤以其独特的性能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自诞生以来受到极大的关注,已成为新型光纤技术研究的热点。随着光子晶体光纤理论模型和算法的日趋成熟,光子晶体光纤的实验和
TD-SCDMA(TimeDivision-Synchronous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将可能成为应用最广泛的3G标准,PHS(PersonalHandy-PhoneSystem)系统在我国已经广泛使用,并短期内还将继续存在
近年来通信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了网络传输能力的巨大提升。骨干网和高速局域网随着人们对带宽越来越大的需求而不断升级,但是连接两者之间的接入网成了整个网络的瓶颈。尽管当前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能源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现在虽然有很多新能源逐步投入工业生产,但是它们所占据的比例还是很少,在目前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煤炭仍然是我国的主要
RMON ( Remote Network Monitoring ,远程网络监视)是一套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管理信息库)定义,其定义了标准的网络监视功能和接口,使基于SNMP(Simple Network
近年来,无线能量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已经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特别在智能终端,物联网,人体局域网,智能家居设备以及工业电动汽车等领域,已经实现了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商用化。然而随着WPT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无线能量传输的效率与作用距离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电磁超表面作为一种可以灵活调控电磁波相位,幅度以及极化的新方法,它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新概念和应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