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核心即“提高学生修养与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又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加以体现和实施的,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世纪之交,当中国基础教育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切实履行“奠基工程”职责的时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必然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鲜明而又紧迫地提到了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面前。然而,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因为地域、条件和对改革的理解等因素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该文章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期刊类文章的阅读与思考,发现多数教研总结性文章主要纠结于《音乐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课程基本理念上,对于新课标实施所要求的课程目标中中学阶段的分段目标谈及甚少,且对音乐教学环境的要求未曾提及,仅《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提及多媒体教学,但对该如何普及也是用举步维艰加以形容,对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调查》一文提及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重视和关注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笔者深觉其意义深远,这与《音乐新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创造”“表现”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联系,只有施教者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影响受教者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达到教学相长的预期教学效果。顺着这一思路,笔者通过调研认识到,《音乐新课程标准》在安徽省安庆市七中、石化一中、安庆市桐城第八中学的贯彻、实施工作是值得肯定的。所到之处,教师均有《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纲要,所使用教材都是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正规教材。各地市教委利用寒暑假都对音乐教师进行过集体培训,这样对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也是相得益彰的。但《音乐新课程标准》在三所学校因实施时间的不同而反映出不同问题,笔者通过对三所学校听课、问卷调查等形式找出其中的教学异同,初步了解了现在音乐教学情况的现状。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中学音乐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方面的兴趣。因此,教师应以兴趣为起点,以任务为基础,教学的任务应尽量活泼而有趣。教学实践证明:越能让学生发觉有趣或愉快的任务,越能激发其参与任务和学习的欲望,学生就越乐于加入任务学习中去。在任务的学习中,可以用歌曲、游戏、趣味语言、动作手势、示范表演、合作竞赛等形式,为学生创设自由、舒适、愉快轻松的学习气氛,并辅之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断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善于运用教学技巧,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持久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