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4月15日傍晚时分,坐拥近千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引起全球高度关注,该事件没有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却瞬间引起全球震动,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哀悼,影响程度可见一斑。由于此次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是一起重大文明遗产事故,与一般突发事故灾难相比,具有特殊的“文化属性”且对法国而言是一起严重危及其政治、经济的危机事件。因此中美两国在对此次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将面临复杂讯息取舍、强烈情绪干扰以及多元文化冲击带来的挑战,所以以该事件为例,对中美两国的报道及框架进行比较,能够最大限度的比较两国媒体对突发事故灾难事件报道的新闻实践。本研究以传播学领域的框架理论为指导,选取中美两国主流媒体中国新闻网与纽约时报网关于“4·15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将时间限定在2019年4月15日至2019年12月31日之间,获得中方样本199篇、美方样本53篇。对研究所选的有效样本分别从主题框架、主题内容框架、消息来源、报道方式、报道倾向五个方面进行量化的报道框架分析。通过比较两国媒体对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的报道框架,总结出中美两国媒体对此次突发事故灾难事件报道的“个性”与“共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代表性文本对双方媒体的报道特色做进一步比较,最后对中美两国媒体报道呈现差异进行归因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新闻网与纽约时报网对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的报道中呈现出在主题框架的选择上以事实框架与影响框架为主,多采用当事者与第三者的消息来源等共同特征,双方媒体在事故不同阶段对主题框架的选择也呈现出较高程度的相似性。同时,两国媒体也在报道方式、具体内容的建构上存在各自的特点。具体表现为:美方媒体在主题框架的选择上相对更均衡,中方“头重脚轻”;中媒报道消息过多且停于表面,美媒更善于挖掘信息;双方媒体报道以中性为主,但各有偏向;会依据各自不同的报道习惯,兼顾舆论场域中的焦点信息对主题内容框架进行取舍。最后,本研究从政治背景、媒体体制、文化差异三个方面对其表现进行归因,认识到中美对于事故灾难事件的报道并非因为相关硬性因素影响呈现出绝对的对立,在一些方面存在共识。中国媒体可以通过适当调整报道策略与技巧来解决目前出现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几点对策性建议,以期能够提升我国对重大事故灾难事件报道的水平,提高我国媒体对内对外的综合传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