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土地调整、妇女土地承包权与妇女家庭地位——来自浙、鄂、陕三省的经验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vssa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赋予女性和男性平等的土地承包权是其中应有之意。妇女土地权利的有效保障不仅涉及妇女自身的权益,还可能影响女性的家庭地位,并进一步影响子女的教育和健康。此外,随着农业女性化趋势的突显,保障妇女土地权利对农户家庭经营效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本文的研究围绕“妇女土地承包权”这一中心概念展开,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禁止土地调整政策对妇女土地承包权的影响”,二是“妇女土地承包权对妇女家庭地位的影响”。我们针对以往研究存在的方法上的不足做了一些改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个人所拥有的土地事实产权的角度来比较农村土地分配中的性别差异,从研究方法来看,本文从个人角度切入更加符合女性主义方法论,也揭示了掩盖在家庭均值下的个人差异;与此同时,计量和统计方法的应用可以从统计意义上揭示土地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的性别差异,从而能够为相关的规范分析提供更加可靠的经验支持;二是利用妇女对家庭财务的掌控情况测度家庭地位,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家庭地位的变量的基础上,考察妇女土地承包情况对其家庭地位的边际影响,我们所采用的“家庭财务掌控情况”这一指标比现有研究采用的“参与家庭农业管理决策的情况”更能体现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   基于浙、鄂、陕三省1091户农户,4380名农民的调研数据表明,在禁止土地调整的村庄,女性拥有更少的土地。特别对于处于适婚年龄的女性而言,其更可能因为婚嫁等原因而产生居住地迁移,从而使得她们个人土地承包权更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无地和少地的妇女数量更多。但是我们的研究并未发现妇女土地承包情况对妇女家庭地位存在影响的经验证据,即若用“妇女对家庭财务的掌控情况”来测度妇女家庭地位,则有地和无地妇女的家庭地位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这给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乡村地域土地资源的利用正经受着保障粮食安全、促进新农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重大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我国政治体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我国政府的管理职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已经不断的深入到所有行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学生后期教育的基石,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后期的发展。如何才能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是当下小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难题之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验建议”中指出,“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根据这一重要理念对教材进行调整,充实,让教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个学科的分界逐渐模糊,“专业对口”的培养模式已逐渐不适用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传统的大学本科教育也面临着愈来愈严重的
医疗卫生事业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业,医疗体制的改革是关系民生的重大变革,公立医院改革是我国医改工作的关键之处,尤其是大型的公立医院更是医改工作中的难点与重点
目的制备鼠抗重组跨膜四蛋白33 (TSPAN33)抗体并验证TSPAN33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外周血B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通过PCR法从霍奇金淋巴瘤细胞的cDNA中扩增TSPAN33基因,并构建到pET32a表达载体中。使用IPTG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得TSPAN33蛋白。以纯化的TSPAN33蛋白混合福氏完全佐剂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体,通过合成TSPAN33胞外区肽段耦联环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