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是否有法律明确规定,可将民事诉讼中的推定分为法律推定和事实推定。事实推定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法官以已知的事实为基础,依据经验法则进行逻辑上的演绎,推定出待证事实之存否及真伪。事实推定是认定案件事实的方法之一,其对于缓解诉讼证明困难、及时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促进司法效率、降低司法成本以及实现司法公正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之作用。在目前的民事诉讼中,事实推定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一种方法被广泛适用,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事实推定的规定过于抽象概括,并未建立起完整的适用机制,导致事实推定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混乱与不一。司法实践中对于完善事实推定制度的需求,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重视此项制度,本文在吸收已有学术成果基础之上,为我国事实推定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论文除引言与结论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事实推定概述。该章中,作者首先对事实推定的内涵作出界定,并在与事实推定相近概念比较基础之上,总结其本质特征。然后对事实推定的基础进行阐述,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事实推定提供了推理形式,经验法则为事实推定提供具体的内容。接着分析事实推定的适用对证明责任的影响。最后总结事实推定对于民事诉讼的价值。第二章是比较法视野中的事实推定制度。该章中,作者介绍了英美法系国家以及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事实推定制度及其适用机制。对英美法系的推定进行分类,并比较各学者对于推定的观点。大陆法系将推定分为事实推定和法律推定,本文简要介绍德国、日本、法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事实推定制度及其适用机制。在此基础之上,对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与地区的事实推定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存在的共性以及差异,为我国的事实推定制度完善提供借鉴。第三章是我国事实推定制度的现状及规制必要性。该章中,作者介绍了我国事实推定制度的立法现状以及司法现状,并指出立法所存在的缺陷。由于事实推定存在心证过程主观性和推定结论或然性的局限,必须从立法上确立适用规则,规范事实推定的适用。第四章是我国事实推定制度的完善。该章中,作者在借鉴国外关于适用事实推定的经验基础之上,对我国的立法完善提出建议。我国应从立法上明确事实推定的适用条件和适用程序,并建立运用相关制度来保障事实推定的合理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