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南地区位于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阿南凹陷中。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哈南地区腾二段TI油组沉积相类型、沉积相的展布规律以及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为该区后续的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指导性依据。将TI油组分成TI下、TI中和TI上3个砂层组,利用标志层法、测井曲线法、岩性特征法以及沉积旋回法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各砂层组厚度变化较大。采用碎屑组分分析法对物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TI油组物源主要来自北部、南部和东南部3个方向。根据物源分析、地震相特征、岩石学特征以及测井相特征,综合认为阿北—哈南潜山地区属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吉和—哈东地区属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共识别出3种相4种亚相12种微相。在单井相和连井相的分析基础上,结合砂地比和物源分析,对砂层组的沉积相展布与演化进行了研究。TI油组在微相类型构成上占比例较大的是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分流间湾、滨浅湖泥,沉积时期表现为湖侵期。物性分析表明,TI油组储层段以中孔—低渗储层为主,局部发育高孔—高渗储层,孔隙度主要集中在10%-25%,平均孔隙度为19.31%,渗透率值主要分布于0.1~100mD之间,平均渗透率为56.4mD,孔渗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将TI油组储层分成4类,明确3种河道微相是优质储层(I类和II类)发育的有利相带,并对优质储层平面分布区带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