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不对称畸形患者上颌牙列中线与前鼻棘关系对正颌手术效果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e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针对颌骨不对称畸形患者的3DCT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外科软件ProPlanCMF1.3重建三维头颅模型并模拟上颌骨正颌手术,测量术前上颌牙列中线与前鼻棘点同上中切牙点连线构成线段(ANS-UI)所成角以及模拟手术后ANS-UI与正中矢状面成角,对比分析两角之间关系,研究术前前鼻棘与上颌牙列中线的吻合程度对正颌手术效果的影响,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颌骨不对称畸形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07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的30位颌骨不对称畸形患者,首先用三维CT影像数据重建出头颅模型,测量术前上颌牙列中线与前鼻棘点同上中切牙点连线构成线段(ANS-UI)所成角,确定术前前鼻棘对于上颌牙列中线的漂移程度。利用ProPlan CMF1.3软件模拟上颌骨LeFortⅠ型截骨旋转成型术,测量术后ANS-UI线与面部正中矢状面所成角,确定术后前鼻棘对于正中矢状面的偏移程度。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术前牙列中线与ANS-UI线所成角与术后ANS-UI线与面部正中矢状面所成角的关系。  结果:  颌骨不对称畸形患者,术前上颌牙列中线与前鼻棘点同上中切牙点连线(ANS-UI)成角的最小值为3.15°,最大值为8.39°;模拟手术后前鼻棘点同上中切牙点连线(ANS-UI)与正中矢状面成角最小值为0.18°,最大值为5.06°。经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得出术前牙列中线同ANS-UI线所成角与术后ANS-UI线同面正中矢状面所成角为线性关系。经过统计学分析,得出线性方程:Y=-3.895+0.937X。  结论:  颌骨不对称畸形患者,术前上颌牙列中线同ANS-UI线成角显示上颌(雅)平面的倾斜,该角与术后ANS-UI线同面部正中矢状面成角具有相关性,该相关性提示术前正畸去代偿治疗后,如前鼻棘对于上颌牙列中线的漂移程度较大,术后前鼻棘与正中矢状面亦偏移较大,影响正颌手术效果。这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颌骨不对称畸形提供重要依据。这项基于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的研究,对于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孩子快!  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妈妈怕你  碰了头!  快!  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  妈妈  怕天堂的路太黑  我看不见您的手!  自从  倒塌的墙  把阳光夺走  我再也看不见  您柔情的双眸!  孩子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没有写不完的作业  读不完的书!  你要记住!  我和爸爸的模样!  来生还要一起走!  妈妈  别担忧!  天堂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