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唯分数是大的高考制度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一般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独自讲解、板演及简单的教学媒体的辅助,实施的是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教师作为知识的预先掌握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学生则完全处在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上。教师凭借自身长期的执教经验、对高考的动向的自我琢磨,完全垄断着学科知识,一直追求“教者谆谆,听者昭昭”,教师始终是学生崇拜和难以逾越的对象。而就学生而言,很多学生习惯于这种被动接受,依赖于教师的课堂讲述。但时间一长,学生往往会忽视书本的引领作用,弱化自身头脑的思维能力,而导致不会问、不爱问、不想问。很显然这种长期存在于我国学校的主流的教学方式是需要进行改进的。基于这样一种现状和困惑,本文借鉴了国内外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有关理论与实践,将它们与如皋这几年倡导的以及在部分学校实践的教学改革,来重点阐述一种“双单导学”模式,它是以“双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展开与生成中主动学习、自主建构,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分享智慧,在展示交流中暴露缺漏,在自我完善中创新发展,并将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师生间的合作互动,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归纳出“双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基本框架以及教学原则,并依据相关教育理论,结合学生身心及认知规律等特点,设计出高中数学“双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环节,总结出教师导学的原则及最佳时机,最后辅以典型案例支撑。通过对实施“双单导学”教学模式的思考、提升,探索如何通过建构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反思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