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个园假山叠石中形态语言符号的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ac0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社会中,快节奏的工作步调,多元化的生活形式,使人们在不断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高品质的生活与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数字化技术使现代人拥有更为丰富的空间,包括虚拟空间,人们之间的信息沟通也更加便利,但值得深思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距离却越来越遥远,人们一边将自己紧紧包裹甚或是放逐在物质世界里,一边又高喊人情的淡薄,感情的无可依托。即不满于现代建筑那世界性的千篇一律,极端功能主义,人与自然的隔绝。中国园林,源于自然美景,而又超越自然之美,无疑成为人们神往的“净土”。园林已成为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园林文化也越来越成为与大众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一项综合性学科,对其深入的研究,也日益显的迫切和重要。园林假山叠石造型设计有其独特的造型语言,观赏者通过外形体味其中蕴涵的理念。叠石应当自己会“说话”,向来往游人诉说着它的由来、立意、特色及叠艺者高超的技艺及精心别致的设计构思。这样才能使符号元素代表的观念、意义、信息有效快速地得到传递。在一定意义上,假山形态设计是作为艺术造型而存在,并以观赏功能为前提而被认知的一种“形式赋予”的活动,叠艺者们通常利用假山形态的表现要素借助一定的形式特点,传达自己点点滴滴的思想与理念。形态可以作为情感符号,使人们认识到主观情感。论文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假山叠石起源时的形式和地域特征。第二部分:从假山叠石内容和形式的变化看个园假山叠石手法创新。第三部分:从形态语言符号学视角研究扬州个园假山设计特点。第四部分:个园假山叠石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的研究。因此,本文旨在发现扬州个园假山叠石设计和形态语言符号的关系,以个别掌握一般为目的,作全面、辩证的把握和认识,并由此为研究当代假山叠石样式的演变与发展提供历史的依据与思考。
其他文献
新疆油画是在新疆的特殊的地域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它既不同于东方的线性理念也不同于西方的理式观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绘画样式。文章主要通过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