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缓解水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发展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实现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水资源承载能力既是水资源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的一个关键指标,对于实现区域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确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的基础和前提,已成为当前水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论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定义、内涵、外延及其影响因素。目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量化计算模型,其计算结果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大小。论文以人口数量为目标,在动态预测未来社会发展参数的基础上,求得现状年和规划水平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大小,并采用相对承载指数判断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状态;另一类是综合评价模型,其计算结果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状态。论文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采用集对分析方法和改进的属性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到安徽省淮北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中,取得的结果合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