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肩关节功能障碍在早期脑卒中患者人群中较为多见,是一种以神经功能障碍为诱因的,伴随着肩关节失神经支配后逐渐发生发展的,主要表现为患侧肩部功能减退甚至丧失,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疾病。患者表现出肩关节运动功能下降、疼痛、无力等,极大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目前,控制脑卒中肩关节功能障碍方法有很多,但治疗效果都不太理想。近些年,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技术以其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逐渐应用到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疗效。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rTMS对脑卒中恢复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其潜在机制,为提升脑卒中偏瘫肩痛临床效果提供研究依据。3研究方法:招募筛查脑卒中恢复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受试者31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病例随机对照分为实验组(rTMS组)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实验组进行rTMS结合常规康复治疗的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干预,每天1.5h,每周5天,共计4周。干预前后观察两组受试者在肩关节的关节活动度(ROM)、疼痛(VAS评分)、肌肉力量(MMT)、上肢功能(FMA)等功能改变和皮层兴奋性(rMT)、皮脊髓束兴奋性(CMCT)、MEP检出率、上肢深浅感觉敏感性(CPT)等神经生理学指标变化。探讨rTMS对脑卒中恢复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和作用机制。4研究结果:(1)干预前后肩关节疼痛变化:经过4周rTMS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但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2)干预前后肩关节ROM变化:经过4周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肩关节无痛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外旋的主被动ROM都显著提高(P<0.05和P<0.01);实验组肩关节各方向主动ROM增大幅度显著高于被动ROM增大幅度(P<0.05和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主动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和外旋ROM增大幅度和被动内收、外展和外旋ROM增大幅度显著更好(P<0.05和P<0.01)。(3)干预前后肩部MMT变化:经过4周康复干预后,实验组MMT显著增加(P<0.05),并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没有显著改变(P>0.05)。(4)干预前后上肢FMA变化:经过4周康复干预后,实验组FMA评分显著提高(P<0.01),且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5)干预前后MEP潜伏期、CMCT和rMT变化:经过4周康复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在MEP潜伏期、CMCT和rMT均未出现明显改变P>0.05。干预前实验组健患侧MEP检出率分别是70.00%和40.00%,干预后都显著提升,分别是95.00%和75.00%(P<0.01,P<0.05);对照组干预前健患侧MEP检出率分别为63.63%和27%,干预后分别增长为81.82%(P<0.01)和45.45%(P>0.05)。两组比较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6)干预前后CPT变化:经过4周康复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侧上臂C5和C6位置2kHz、250Hz刺激下CPT阈值都明显降低(P<0.01,P<0.05),而5Hz刺激下CPT阈值都明显增加(P<0.01,P<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5研究结论:4周rTMS康复治疗能够显著减轻脑卒中恢复早期受试者肩痛,改善肩关节关节活动范围和增加肌力与上肢功能,其潜在机制可能与rTMS促进脑卒中受试者神经通路重建和半球间平衡、增加上肢本体感觉和提高痛阈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