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判委员会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并在中国实施了多年的司法制度。回顾历史,该制度的产生对于保证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质量、提高法官的执法素质等方面起到了许多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公民民主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审判委员会制度的一些弊端为法律界人士所诟病。因此,在法学界和实务界中对其主要形成了“存”、“改”、“废”三种不同的观点。本文通过对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历史发展、现状的阐述和分析,以及在通过了解和对比外国陪审、参审制度的改革发展的基础上,立足现有的司法环境,提出改革的构想,以减少传统审判委员会的弊端,赋予审判委员制度以新的历史使命。本文主要采用了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全文分六个部分,共计约20000字。第一部分,介绍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历史发展。第二部分,阐述审判委员的性质、职能及长期存在原因。第三部分,分析审判委员会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评判审判委员会制度“存”、“改”、“废”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五部分,介绍和分析外国陪审、参审制度的改革发展方向及启示。第六部分,明确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并提出改革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