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恩无调性音乐创作的实验——析Op.3的音高结构与组织方法

来源 :武汉音乐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243435dsfsdfq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安东·韦伯恩(Anton Webern,1883-1945)的 Op.3《5首选自<第七枚戒指>的歌曲》(5 Lieder aus der siebente Ring)(根据斯蒂芬·格奥尔格诗集《第七枚戒指》,为独唱与钢琴而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音集集合的方法对其音高结构及其组织逻辑进行系统分析。一方面,从集合在乐曲中的逻辑联系入手,如不同基数集合的包含关系,同基数集合间的相似性关系,以及配合集合旋律形态对这首作品的的音高结构进行具体分析,观察他在创作中对于新型音高关系的运用,以及与传统音乐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以上述获得的逻辑结构结论为基础,通过观察韦伯恩艺术歌曲创作中感性思维的一面,对其艺术歌曲的特殊表现力和音乐美学思想进行审视,为全面的研究韦伯恩及其音乐尤其是艺术歌曲方面提供一点可供参考的资料。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从管弦乐配器法的视角,对鲍元恺先生以我国民歌素材改编的两部管弦乐组曲《炎黄风情》和《台湾音画》进行技术性的探索和剖析,通过对音响的整体和局部布局、音色调和、音响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这一地区由于在1954年以前,长期处于奴隶制社会制度,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较为缓慢,因此现在凉山彝族的服饰保留了最原汁原味的设计特色,故
本文选择以王泊生的戏剧创新理念以及他的这些理念对山东省立剧院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音乐学理论知识,将所收集到的有关省立剧院和王泊生的研究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
艺术心理学是艺术学与心理学交叉的学科,主要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两个角度去研究人类在艺术活动的心理机制。最著名的艺术心理学是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又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