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金融机构危机的处理》一文,通过对金融机构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危机的传染性和危害性的分析,阐明了妥善处理危机的重要性。通过对危机处理的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了我国在金融机构危机处理方面的实践活动和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所需采取的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想借助国外在金融机构危机处理等方面的经验,来研究中国危机处理的问题。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性的时期,研究此类问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主要思路是:首先讲述有关金融机构危机处理的基本知识,然后利用这些知识分析国外近年来在金融机构危机处理方面的几个典型案例,并总结其经验教训,最后通过前面的论述及分析,来探讨中国在金融机构危机处理方面的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和改革建议。文章采取的是:理论——案例——实践,逐层深入的逻辑结构。 论文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金融机构危机处理的概述 这一部分主要阐述的是金融机构危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危机产生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处理不当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造成极大破坏。鉴于以上原因,文章阐述了妥善处理危机的重要性,以及处理危机所要达到的目的。最后文章介绍了对金融机构危机进行处理的一般模式。第一部分简要地论述了金融机构危机处理的基本概念,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各国或地区对金融机构危机处理的案例分析。 这一部分主要是较为详细地讲述了美国储蓄贷款协会危机的处理、巴林银行倒闭案的处理以及日本金融机构危机处理这三个典型案例。对通过每一个案例应汲取的教训都进行了总结。第三部分:金融机构危机处理的综合分析。 这一部分针对第二部分的案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全面分析了在金融机构危机处理时,应采取何种方式,如何承担损失以及如何安排资金等问题。金融机构危机处理方面的综合分析与第二部分一起是整篇文章的现实基础。第四部分:中国金融机构危机处理问题探讨。 这一部分讨论了中国在对金融机构危机处理问题上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缺陷,最后针对这些缺陷,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在所有建议中,重点是,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立法,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在处理中小金融机构危机方面应注意的问题。这一部分是全篇文章的实践基础。第五部分:总结。 对全文论述的内容进行简要的总结。 写作本文的根本目的在于探讨中国在金融机构危机处理方面的实践活动,所以采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论到案例,再到中国实践,层层深入的写作方法。 本文写作过程中,在选择相关材料时,很注重现实性, 选取的都是一九九五年之后发生的,有关金融机构危机处 理的典型案例。特别是在选取国内的案例时,查阅了大量 有关的资料,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所以选取的都是一 些受到普遍关注,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例,使文章具有很强 的现实性的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