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群体规模逐渐扩大和信息披露标准的相应规范,有着“特殊资产”、“特殊生产模式”的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是否得到改善尚无经验证据。因此本文主要检验了农业上市公司的特殊性是否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或者说农业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是否有信息含量。本文在第一章里通过文献梳理,获取了国内外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研究的理论知识及经验证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准备。第二章阐述了农业上市公司的基本特征及其会计信息,包括农业上市公司的定义、行业分布、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以及农业上市公司“特殊资产”、“特殊收益模式”导致的会计信息特点,为全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明确了检验范围。从第三章开始,信息观视角对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水平进行了检验。首先,对农业上市公司非预期盈余信息和证券市场超额回报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农业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公布的狭窄窗口内,市场做出了适当的反映,但信息的反应明显分散。其次,检验了农业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若干类盈余信息中哪类信息向市场传递了更有价值的信号。经检验市场对未预期的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投资收益等项目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但营业利润的预期方向正好相反,净利润、利润总额的未预期变动没有决策价值。在第四章对现金流量的未预期变动进行检验后发现,农业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的决策有用性非常有限,基本上没有信息内涵,但与投资收益和主营业务利润进行混合检验后发现,现金流量信息对利润表的信息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从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信息检验来看,报告公布日的市场反映不明显,而信息公布后两周有了市场反映,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明显滞后,这与信息观并不吻合。最后,在第五章里结合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信息,通过设定财务比率充分吸收资产负债表的信息后关注市场是否对其做出反映。其核心就是从定量的角度关注农业上市公司投资者是否关注了非盈余信息。经检验农业上市公司非盈余信息的决策价值非常有限,除资产收益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三项指标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外其他指标的变动并未引起市场反映,与预期的假设不符。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的检验都是在信息观的基础上完成的,而第六章从计量观的视角出发,检验了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对股价的估计程度。也就是说,从农业上市公司帐面价值入手,研究从帐面价值是否能合理估计市场有可能不恰当估计的公司价值。通过选取样本公司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经回归确定了选股函数。在报表公布的四月底,通过选股函数计算的选股函数值选取了股票,形成投资组合,持有半年以后计算是否获取了恰当的回报。经检验农业上市公司帐面信息并没有恰当的修正股价,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最后一章对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水平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我国会计准则框架下针对农业的细则缺失导致了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降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得到了两点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第一,加快建设农业会计细则。第二,完善证券市场,尤其是大力培养理性的机构投资者并引进卖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