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人类永恒的追求,古今中外的人们都无不对幸福满怀憧憬与追求。千百年来,人类在不断地努力奋斗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今社会越来越发达,物质产品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人类在各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可人们的幸福感却在逐渐减弱,甚至许多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背景下找不到幸福的方向,更不知道如何实现幸福,最终在追寻幸福的道路中渐行渐远,与幸福失之交臂。纵观中国先秦时期以及古希腊时期的一些思想家对幸福问题的探讨,发现他们对幸福的理解都有各自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为我们在如何探寻幸福的道路上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但古代先哲们的幸福思想基本上都只是被封闭于思想中的抽象存在,只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中,是一种抽象的、个人的和神秘的存在,不利于幸福的实现,最终不能真正解决现实的幸福问题。马克思幸福观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并把实践作为实现幸福的强有力的武器具有很大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马克思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现实的、可靠的幸福观。马克思幸福观具有非常丰富和深刻的理论内涵,肯定人的需求,认为需求是产生幸福的动力,不但肯定人在吃、喝、住等方面的基本需求,还鼓励人们努力满足自己更高层次的本质需求;马克思幸福观认为实践是幸福产生的源泉,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获得幸福;马克思幸福观还认为要将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相结合同时还要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结合,最终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人实现幸福。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建设以及现代化进程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相应变化,甚至出现了偏差。所以,将马克思幸福观作为实现我们个人幸福以及社会幸福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武器是最合适不过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