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尿液微生态变化的研究以及血浆置换治疗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伴急性间质性肺病的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il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痛风患者尿液微生态变化的研究研究背景:有研究已经证实肠道微生态物种在痛风的发病过程中起作用。然而目前尚无有关痛风患者尿液微生态的相关研究。研究目的:通过比较痛风患者与正常健康对照者尿液中微生物菌群与分析,了解痛风患者尿液中菌群的变化,探索痛风患者尿液菌群变化是否可作为诊断痛风的标记物。研究方法:2017年3月至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严格按照痛风的分类诊断标准和入组筛选标准,收集痛风患者(30例)以及正常健康对照者(30例)的新鲜尿液,分别设置为痛风组和对照组。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两组尿液样本中细菌总基因组DNA,利用16S rDNA V3和V4高变区引物进行PCR扩增,再经Illumina-Mis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测序长度为450bp。对获得的序列数据进行优化处理,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痛风组和健康对照组两组的菌属构成、Alpha多样性分析、Beta多样性分析,找出痛风组和对照组的组间差异物种;并进行ROC验证分析。研究结果:1、痛风患者的尿液样本微生态较健康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变,痛风患者尿液样本微生态的丰度和多样性均下降(p<0.05)。2、痛风患者的尿液样本微生态的结构的发生改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痛风患者尿液微生态在门、纲、目、属、种等多个级别均发生了明显改变。门水平的39种物种,其中9种物种在两组间差异显著,Proteobacteria,Armatimonadetes,Cyanobacteria,Chlamydiae,Elusimicrobia,Gemmatimonadete 在健康对照组高于痛风组(p<0.05)。而 Firmicutes,Actinobacteria 和 Acidobacteria 在通风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纲水平的90种细菌,其中14种在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其中 Alphaproteobacteria,unidentifiedActinobacteria,Bacilli 和 Clostridia 在通风组显著要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其他10种细菌则在痛风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目水平的123种物种,有25种物种在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其中Clostridiales,Lactobacillales和Corynebacteriales在痛风组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其他22种细菌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科水平241种物种,有37种细菌在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其中 Corynebacteriaceae,FamilyXI,Dermabacteraceae和Prevotellaceae在痛风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其他22种目水平的细菌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属水平的582个物种,有44种细菌在属水平两组间比较有差异,其中Varibaculum和Corynebacterium1在痛风组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其他42种细菌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种水平检出368个细菌,共有14种细菌在种水平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orynebacteriumsp,Varibaculumcambriense,Corynebacteriumvariabile 和Corynebacteriumtuberculostearicum在痛风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其他10种细菌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3、LEfSe 分析显示门水平 Firmicutes 和其衍生菌(Lactobacillusners,FamilyXI and Finegoldia)、Actinobacteria 和其衍生菌(unidentifiedActinobacteria,Corynebacteriales,Corynebacteriale,Corynebacterium1和Corynebacteriumtuberculostearicum)以及属水平 Prevotella 在两组间差异显著,是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Biomarker。ROC分析显示显著改变的微生态物种可作为鉴别痛风患者诊断工具之一。研究结论:痛风患者尿液样本微生态物种的丰度和多样性下降;尿液微生态的结构也发生改变;显著改变的微生态物种可作为鉴别痛风患者的biomarker之一。第二部分:血浆置换治疗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急性间质性肺病的研究研究背景:间质性肺病是皮肌炎/多肌性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由于皮肌炎/多肌性炎伴发间质性肺病常常对常规治疗措施抵抗,故皮肌炎/多肌性炎伴急性间质性肺病患者病死率极高。研究目的:血浆置换治疗皮肌炎/多肌炎的疗效迄今仍存在争议,然而,一些个案病例报道血浆置换治疗能显著改善皮肌炎/多性肌炎的肺部间质病变。该研究旨在总结血浆置换治疗对于皮肌炎/多肌性炎伴发间质性肺病的疗效。研究方法:我们回顾性总结了血浆置换治疗18例皮肌炎/多肌炎伴急性间质性肺病且对常规治疗抵抗的患者疗效。研究结果:11例(61.1%)在4次或以上血浆置换治疗后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皮下气肿/纵膈气肿和高血清铁蛋白是血浆置换治疗常规治疗方法抵抗的皮肌炎/多肌炎伴发急性间质性肺病患者的血浆置换治疗无反应的预测因子。研究结论:我们的结果显示血浆置换治疗是常规治疗抵抗的皮肌炎/多肌炎伴急性间质性肺病的患者一种有效措施。
其他文献
江苏省常熟市世茂实验小学少先队工作以"红色教育"为主导,在学校少工委的指导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少先队员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的回信,围绕着"颂党百年辉煌做新时代少年"为主题,讲好儿童化政治;队员们学"四史"守初心,摘录红色格言,制作红色书籍推荐小报和红色手抄报,参观常熟党史馆,讲述常熟的"四史";队员们在常熟市少工委的带领下寻访了尚湖镇河金村黄草塘,参观了常熟市第一
期刊
精子发生是一个受信号严格调控的连续分化发育的复杂过程。研究表明,在精子发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大量的长链非编码RNAs表达,其中许多lncRNAs可以通过与特定蛋白或RNA结合,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充当重要的调节因子。目前已经发现几个lncRNAs在哺乳动物精子发生过程中,特别是在减数分裂阶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减数分裂精母细胞中的lncRNAs数量巨大,寻找出调控减数分裂关键的lncRNAs,并进行相应
电化学储能由于优异的能量密度,出色的稳定性、价格低和环境友好受到广泛的关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锂电的长续航、便携化、柔性化有了更高的需求。本文针对目前锂/钠/钾离子电池中电极材料能量密度低、循环寿命短和柔性差等问题,对柔性电极材料结构进行设计合成,采用复合法、负载法以及静电纺丝三种手段制备了石墨烯基,碳布基以及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自支撑电极,并对其进行了电化学性能研究。具体工作如下:
全无机的CsPbX3(X=Cl、Br、I)钙钛矿量子点因具有窄带发射,发射光谱、禁带宽度随卤素组成可调以及荧光量子产率高等优点而有望用于照明、显示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然而,钙钛矿量子点因受湿度、光照及热辐射后的发光不稳定性以及自身的离子交换性问题严重阻碍了钙钛矿量子点在光电器件领域的实际应用。尤其是钙钛矿量子点在LED应用中,因受到LED芯片连续工作后的光照和热辐射后,导致钙钛矿量子点团聚或结构逐
海洋微型生物被誉为全球微观尺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参与者。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海洋碳循环作为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各国科学家关注的热点。海洋“微食物环”和“微型生物碳泵”理论强调了微型生物在海洋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它们推动了海洋有机碳的代谢转化与归宿,同时也推动了海洋氮、磷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是上层海洋活性有机碳的主要来源。浮游植物和异养
基因表达异常所导致的神经系统早期发育失调与诸多神经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等)存在密切关联已得到众多共识。在过去的研究中,关于MEN 1(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1,多发性内分泌腺瘤致病因子1)的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癌症领域中,而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始终缺乏充分的研究。MEN1所编码的蛋白为menin,其表达异常会导致一种在多内分泌腺出现恶性肿瘤的家族性
在本文中,将利用Moser迭代法来研究部分椭圆型方程、拟线性p-Laplacian型抛物方程组及可压Navier-Stokes-Poisson方程的弱解的正则性问题。在第一章中,我们简单介绍了偏微分方程的发展史,并从其中“弱解”的概念引出了 Moser迭代方法,并对Moser迭代方法的发展历史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在第二章中,我们汇总了后面各个章节常常会用到的一些数学符号,并简单叙述了偏微分方程中
目的:现有的免疫抑制药物,如他克莫司(FK506)已被广泛用于抑制器官移植术后出现的免疫排斥反应。然而,这些药物常伴随一定的副作用,如肾毒性和神经毒性等,从而影响了移植器官的长期存活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因此,急需开发低毒、高效的新型免疫抑制药物。近些年来,中药来源的免疫抑制剂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N,N’—二环己基—N—花生烯酸酰脲(DCAAA)是以从中药板蓝根中提取分离得到的板蓝根组酸为前体化
在上海市松江区中山小学的校园里,一场"学四史"主题活动正在以形象生动的方式,为少先队员翻开波澜壮阔的百年画卷。学校少先队围绕"四史"学习,努力让红色基因融入新一代少年的血脉。在中山小学的校园里,有一座抗日小英雄夏秋生的塑像,这位年仅11岁的少年是目前可以考证的上海境内年龄最小的英烈。共产党员带领队员在塑像前上队课,讲述小英雄为民族解放英勇捐躯的可歌可泣的事迹。
期刊
上皮细胞间质化(EMT)在胚胎发育、组织重建、肿瘤转移和多种纤维化疾病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EMT过程主要在基因表达和蛋白翻译后修饰两个方面受到调控,一方面表现为SNAI1/2,ZEB,TWIST1等转录因子上调促进相关基因表达,另一方面,E-cad等黏附蛋白被胞吞降解导致细胞连接(紧密连接、黏附连接、间隙连接、桥粒、半桥粒)解离,从而致使上皮细胞变成松散的间质型细胞。相关研究表明,在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