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新疆伊犁地区不同BMI(体重指数)学龄儿童6种常见肠道菌属数量,并分层分析民族、性别、年龄对肠道菌属分布特征的影响。方法:根据BMI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150例学龄儿童(年龄为7-13岁),根据中国儿童肥胖标准,将不同BMI儿童分为正常体重组(n=75)、超重/肥胖组(n=75),收集其大便,采用16SrRNA RT-q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大便DNA中6种肠道菌属的数量特征,并分层分析不同民族(汉族、哈萨克族及维吾尔族)、不同性别(男、女)及不同年龄(7岁-、8岁-、9岁-、10岁-、11岁-13岁)对肠道菌属分布的影响。结果:(1)超重/肥胖组BMI、腰围均高于正常体重组,且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年龄、性别组成、民族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乳酸杆菌属基因拷贝数超重/肥胖组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02);而梭菌属、肠球菌属基因拷贝数在超重/肥胖组低于正常体重组(P=0.002,P<0.001);埃希氏菌属、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基因拷贝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按照民族、性别、年龄分层分析后,发现梭菌属、肠球菌属基因拷贝数在超重/肥胖组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而乳酸杆菌属基因拷贝数超重/肥胖组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拟杆菌属在汉族超重/肥胖组、维吾尔族超重/肥胖组、男孩超重/肥胖组表达量高于其对应正常体重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属表达量在8岁正常体重组高于相应超重/肥胖组(P<0.05);埃希氏菌属基因拷贝数在分层分析两两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新疆伊犁地区不同BMI学龄儿童肠道菌群中6种常见肠道菌属数量特征不同;但BMI与肠道菌属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2)新疆伊犁地区学龄儿童不同民族、性别及年龄对6种常见肠道菌属分布特征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