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最主要的组织载体,龙头企业担负着市场开拓、生产基地建设、技术创新、农户经营带动与组织生产引导的重任,对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挥重要作用。论文对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员工的培训时间、地点、讲师类型、方式、内容和培训反馈方式等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训有以下特点:1.企业培训的预期效果与实际培训效果之间差距很大。企培训的规模小﹑甚至没有专门培训机构﹑大部分的农业企业只注重生产而不重视培训﹑培训次数少﹑培训投资经费低﹑对培训内容不感兴趣、培训方式没有新意等,最终导致培训效果不佳。2.造成培训效果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企业管理者对培训的不重视,员工自身对待培训的态度有问题,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培训内容与形式不能满足员工需求,培训经费投入不够,缺乏合理有效的反馈和监督机制等问题都对培训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培训地点对培训需求的影响不大。3.开展农业培训,应从培训内容和方式上向贴近员工、适合员工和方便员工的方向发展。根据各地区农业产业的优势方向和特点,建立农业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动态管理模式,围绕企业主要经营活动范围和资源优势,采用有效的培训方式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及职业技能等的培训。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论文提出农业企业培训应从培训内容和方式上向贴近员工、适合员工和方便员工的方向发展,有根据地提出有针对性的适合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员工培训的培训发展模式,并给予了相关建议:一是要全面提高龙头企业基层工作者的文化素质;二是转变培训观念,理性认识企业培训;三是开展系统培训,改革新型农业培训教学方式;四是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者培训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