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亚丙酯的生物降解和热降解性能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8947816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碳酸亚丙酯(PPC)是以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制得的高分子材料,又具有生物降解性,因而是节省石油资源的绿色环保材料。对其性能展开深入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可为其今后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本论文研究了PPC的生物降解性能和热降解性能。   在堆肥条件下,进行了PPC薄膜的堆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分子量对降解速度有明显的影响,分子量为2万的薄膜在短短一个月内完全崩解,分子量为8万的薄膜在半年的堆肥中的降解速度相比明显减慢,CO2释放实验表明PPC的最终降解产物为CO2等。PPC的生物降解过程:PPC分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仅发生以无规断链为主的降解,断链位置发生在羰基处,微生物实验表明微生物降解PPC的机理复杂,   在非堆肥条件下,进行了PPC薄膜的城市固体垃圾土埋实验和塘泥土埋实验,分子量为2万的薄膜经半年的降解无分子量的变化但发生了明显的失重现象,而分子量大于8万的薄膜没有失重,但数均分子量有变化;同分子量的试样在固体垃圾中的降解效果稍好于塘泥,分子量为2万的试样表现出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相比之下,PPC在堆肥条件下的降解速度更快。   PPC复合材料的系列堆肥实验表明:高分子量的PPC/淀粉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可堆肥能力.在堆肥实验过程中淀粉与PPC的相互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伴随淀粉的降解,PPC的分子量急剧下降,多分散指数迅速上升,在为时半年的堆吧过程结束时,四种不同淀粉含量的复合材料薄膜几乎完全崩解,其中淀粉含量为70%的复合材料在堆肥120天已100%崩解。PPC/木粉复合材料在堆肥条件下发生了有限的降解,木粉的加入,在堆肥前期可加快材料的崩解,但后期的作用不明显.而CaCO3与PPC共混后,对材料生物降解性能的改善没有帮助,在共混过程中,CaCO3可使PPC分子的分子量明显下降。   在非堆肥条件下,还考察了不同淀粉含量的PPC/淀粉复合材料薄膜在城市固体垃圾和塘泥中的降解性能。在塘泥实验中,分子量下降稍缓些,失重稍大些。PPC/淀粉复合材料的降解可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微生物附着在复合材料表面繁殖;第二阶段,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导致淀粉的降解,淀粉降解留下了大量孔洞和相界。第三阶段,主要是PPC的缓慢降解,但仍有少量淀粉被包裹在PPC中,尽管降解效果不如堆肥,但淀粉含量大于50%的复合材料在非堆肥条件仍表现出较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用Ozawa、Friedman、Kissinger三种方法分别计算了不同大小分子量的PPC的热分解活化能,各种方法拟合得到的活化能E值比较接近,不同大小分子量的PPC的热分解活化能值的范围为102~158kJ/mol。对分子量为12万的PPC利用Satava-Sestak法得到热分解的动力学机理函数有两个,在温度较低时降解机理函数的积分形式为1-(1-α)4,反应机理为具有圆柱对称性的反应级数为4的相边界反应;而在较高温度时降解机理函数的积分形式则为1/(1-α),反应机理为反应级数为2的化学反应。在同等实验条件下,随着PPC分子量的增加,5%热失重温度和最大热分解温度均向高温方向移动。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的深入,光盘教学资源也走进了农村课堂,特别是英语教学课堂.利用光盘进行英语教学,改变了以往抽象、枯燥的知识讲解,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它包括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精细光谱及超精细光谱在现代物质微观信息的测量技术中揭示了物质结构等微观特性。而激光光谱技术是现在精细光谱、超精细光谱测量的主要手段。目前,常用的激光测量技术都存在
频率合成源作为现代通信、雷达、空间电子设备等电子系统的心脏,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这些系统的性能指标。论文研制的是某电子通信系统中的高稳定度、低相噪、低杂散的频率
纳米银材料具有很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电学、光学、催化、生物传感器、数据存储、磁性器件、医药抗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等方面具有十分优异的性能。不同形貌的纳米银粉的性
思路:模特是新疆维吾尔族小孩,他那清澈的眼神和立体的轮廓非常吸引我,于是我决定拍摄一组简单的肖像风格的照片。场景与造型:拍摄肖像照,简单干净的背景是首选。我让孩子光
弗兰克·班菲(Franco Banff)是一名专门从事水下主题摄影的著名记者。生于1958年的他家在瑞士南部附近的一个小村庄,这里有一个处在瑞士和意大利边境的湖泊——卢加诺湖。正
浅文深教,以达到形浅实不浅的效果。依托关键词句,初步体会情感;通过背景介绍,体会作者情感;关注古今,延伸文本生成情感。
当前大量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需求以及不成熟、不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分析我国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要
博古图源自宋代的《宣和博古图》一书,书中记载的金石学图录逐渐形成一种图式,一直延续至今。但博古图的内容与形式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有意识的延异、皇权的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