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RELN基因的SNPs与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关系,研究血清reelin蛋白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并分析以上关联性是否存在性别特异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设计,探讨RELN基因SNPs与精神分裂症易感性关系的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研究对象761和775例。通过MALDI-TOFMS技术测定RELN基因上4个SNPs(rs1062831、rs736707、rs3808039和rs362746)的分型,利用SNPStats在线网站确定最优遗传模型,使用软件SPSS 24.0分别分析RELN基因各SNP在全部研究对象、男性和女性中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联性,功效分析使用Quanto软件进行计算。研究血清reelin蛋白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病例和对照组分别纳入31例,应用酶联反应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中蛋白浓度,使用SPSS 24.0软件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间蛋白水平,利用Graph Pad Prism 8完成散点图绘制。结果1.本研究共包括研究对象1536名,病例组男性443例(58.2%),女性318例(41.8%),对照组男性435例(56.1%),女性340例(43.9%),两组性别构成无显著差异(χ2=0.681,P=0.409);病例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分别为34.61±12.02岁和34.74±11.41岁,两组年龄的平均水平也无统计学差异(t=0.221,P=0.825)。reelin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的研究对象共62例,病例组男性16例(51.6%),对照组男性17例(54.84%),两组性别构成无差异(χ2=0.065,P=0.799);病例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分别为24.35±3.85岁和24.48±3.98岁,不存在统计学差异(t=0.130,P=0.897)。两组性别年龄均衡可比。2.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显示,4个位点(rs1062831、rs736707、rs3808039和rs362746)在对照组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3.在全部研究对象中,位点rs362746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1.470,P=0.003),其余位点(rs1062831、rs736707和rs3808039)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两组间无差异。在男性和女性中(调整变量为年龄),经Bonferron校正后4个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均未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4.遗传模型分析显示,位点rs362746的最优遗传模型是隐性模型,在该遗传模型下,rs362746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易感性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OR=1.958,P=0.001),携带GG基因型的人群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是携带基因型AG和AA人群患该病风险的1.958倍,按性别分层后均未观察到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rs1062831、rs736707和rs3808039的最优遗传模型分别为超显性模型、隐性模型和超显性模型,在各模型下,全部研究对象、男性和女性中均未发现3个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5.RELN基因上4个SNPs(rs1062831、rs736707、rs3808039和rs362746)相邻2个、3个和4个位点组成的单倍型在病例和对照组的分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6.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血清reelin蛋白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的血清reeli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1.RELN基因上rs362746的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存在遗传关联性在最优模型隐性模型下,携带GG基因型的人群具有较高的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rs1062831、rs736707和rs3808039与精神分裂症不存在遗传关联。2.按性别分层后,校正后RELN基因上rs1062831、rs736707、rs3808039和rs362746四个位点均未发现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3.RELN基因rs1062831、rs736707、rs3808039和rs362746组成的各种单体型与精神分裂症不存在关联。4.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reelin蛋白水平低于健康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