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歌剧发展过程中,无数文艺工作者为歌剧事业的发展开拓创新。从歌剧《白毛女》到《江姐》,再到《党的女儿》等等,女性角色的塑造贯穿着整个中国歌剧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歌剧中女性角色的塑造不仅是一种现象、一种审美,更体现出中国同西方国家歌剧之间所呈现出的文化以及美学的差异。作曲家关峡和词作家刘麟所创作的《木兰诗篇》也是一部以女性角色为主线的歌剧,并且在爱国主义精神中融合了和平的理念,以此彰显出如今的中国人对美好生活以及和平的美好追求。这也是《木兰诗篇》在推出的十多年时间内演出不断并广受国内外收到广泛好评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以《木兰诗篇》为例,从中国民族歌剧中女性形象的中心地位与艺术特征开始叙述,通过对《木兰诗篇》中不同阶段的花木兰音乐形象上的分析来研究其艺术特征。根据彭丽媛饰演的花木兰在戏剧角色上的塑造、音乐风格上的表现、舞台表演上的展现,以及对花木兰的形象探析来研究演唱技巧、表演方式的运用。以期通过对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的深入分析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同探讨民族歌剧与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