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年轮实验室、沙依巴克区黑山头、头屯河区雷达站和达坂城区白杨沟采集到的2007年10月~2009年4月的总悬浮颗粒物(TSP)的资料,天山区年轮实验室采集到的2007年1月~2008年2月的PM10逐时资料,天山区酸雨监测站采集到的1991年7月~2009年12月的大气降水资料,分析了TSP和PM1o的浓度分布状况,以及酸雨的变化情况。利用天山区年轮实验室采集到的2009年4月~8月的降水样和天山区年轮实验室、沙依巴克区黑山头2008年1月~12月的的TSP样,进行离子色谱的水溶性成分测定。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TSP的质量浓度表现为:在年平均浓度方面,2008年天山区年轮实验室的年平均浓度为0.408mg/m3,要高于同年沙区黑山头的年平均浓度(0.361mg/m3),两地均高于国家年均浓度的三级标准(0.15 mg/m3)。在季平均浓度方面,天山区年轮实验室、沙区黑山头都是冬季的平均浓度最高,春季的最低。在月平均浓度方面,天山区年轮实验室、沙区黑山头均表现出冬季的月份是最高值浓度,基本维持在0.400 mg/m3之上。因为达坂城区设置在山头上,受人为的影响较小,故TSP的浓度变化也很小,维持在0.053 mg/m3之间。在日平均浓度方面,天山区年轮实验室、头屯河区雷达站、沙区展览馆(只在TSP日平均浓度中出现的站点)的日均浓度值均高出国家标准的日均浓度三级限值(0.50mg/m3),且天山区和沙区展览馆的日均浓度值不相上下,都有较高的峰值。(2)PM10的质量浓度表现为:在年平均浓度方面,2007年天山区年轮实验室的年平均值为0.145mg/m3,介于国家年二级标准(0.10 mg/m3)和年三级标准(0.15 mg/m3)之间。在季平均浓度方面,夏季PM10的平均浓度最低,秋季的次之,冬季最高。在月平均浓度方面,仍是冬季月份的浓度值最高,其中最大值出现在1月份(0.382 mg/m3),最小值出现在7月份(0.043 mg/m3)。在日平均浓度方面,非采暖期的日平均浓度基本处于国家日均浓度一级标准(0.05mg/m3)之间,采暖期的日均浓度则基本维持在国家日均浓度的二级标准(0.15mg/m3)之上,日均浓度最大值可达0.45 mg/m3。(3)乌鲁木齐市的酸雨发生频率在0%-21.7%之间。从降雨量的变化来看,降雨量的多少和酸雨频率之间的关系不是十分明显。但是酸雨频率与降水pH值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降水量与电导率也呈现出负相关。冬季和秋季的pH值呈整体下降的趋势,夏季自1998年以后,变化不大,春季的pH值则基本在7.0附近波动。K值的变化则以2003年为分界点,2003年以前各季节的年变化都有出现几个波峰和波谷,但是在2003年以后,冬季、秋季和夏季的K值都较为平缓。非供暖期的pH值基本在7.0-5.6之间,但是供暖期中有三个年份高于7.0,四个年份低于5.6。从1998年开始,供暖期的K值要高于非供暖期的K值。1992年、1994年~1996年是供暖期的K值要高于非供暖期,剩余年份则是相反。(4)对天山区年轮实验室采集到的降水样进行水溶性组分分析,检测的四种无机阴离子(F-、Cl-、SO12-、NO3-)中,S042-的浓度最高,可达26.2670mg/L,F-的浓度最低;五种阳离子(Na+、NH4+、K+、Mg2+、Ca2+)中,Ca2+的浓度最高,可达21.1958mg/L, K+的浓度最低。降水样中[NO3-]/[SO42-]的比值均在0.5之下,说明燃煤对降水中的水溶性组分贡献最大,也即固定源的贡献最大。降水样中[Mg2+]/[Ca2+]的比率在0.05上下浮动,说明Ca2+的浓度值升高可能是由于大风导致的二次扬尘或建筑扬尘等造成的。(5)对天山区年轮实验室和沙依巴克区黑山头采集到的TSP样进行水溶性组分分析,检测的四种无机阴离子(F-、Cl-、SO42-、NO3-)中,均是SO42-的浓度最高,分别为62.2697mg/L、67.7551mg/L,均是F-的浓度最低;五种阳离子(Na+、NH4+、K+、Mg2+、Ca2+)中,天山区年轮实验室是NH4+的浓度最高,为15.7059mg/L, Mg2+的浓度最低,沙依巴克区黑山头是Ca2+的浓度最高,为15.2761 mg/L, K+的浓度最低。TSP样中[NO3-]/[SO42-]的比值均在0.5之下,同样说明燃煤对TSP样中的水溶性组分贡献最大,也即固定源的贡献最大。[Mg2+]/[Ca2+]的比率在0.15上下浮动,正好符合沙漠和黄土的特征值,也即TSP样中此离子源来自于沙漠和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