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一代代学术界人士和实业实践者的努力下,针对各行业不同运行与控制特点的行业内部控制规范也陆续出现。然而,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极其重要地位的化工行业的内部控制却一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其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仍存在一定欠缺。适用于化工行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具有重要性、急迫性,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及化工企业自身的高度重视。在全国经济指标体系中,化工行业的利税总额、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等多个指标长期居于全国工业首位。但我国各类化工企业由于人员操作不当、机器设备不符合标准、恶劣运作环境等原因所引起的特大安全事故比比皆是,包括2013年初始,对于全国众多城市中肆虐的雾霾天气,化工企业的废气超标排放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针对化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刻不容缓。但是很多化工企业在理解内控、重视内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其现有的内部控制规范都在笼统强调会计控制或风险控制,或仅仅将控制制度作为财务舞弊的防控机制或特有风险的应对机制。甚至有的化工企业采取极为消极的态度,将企业内部控制作为对政府监管行为的被动遵守,其内控制度几乎不具有有效性。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源在于现行的内部控制虽然从目标上强调财务报告、经营效率、合法合规,但没有体现企业对价值追求的本质,使内控制度相对于企业目标发生滞后和偏离,没能起到对企业应有的推动和维护作用。化工企业内部控制的开展应依据价值链管理。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在战略管理方面,化工企业往往规模较大,涉及产品种类多、工艺复杂,实行价值链管理更有利于企业正确认识自身资源状况,制订合理战略规划;二是在信息管控方面,对化工企业实行价值链管理可以在财务信息控制、生产信息集中管理、信息集中调控等层面满足企业管理和控制的要求;三是业务环节方面,价值链管理更为契合化工行业身为“流程工业”的运营特点,相较于其他管理模式更为适用。为此,本文选择Y化工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Y化工公司重视内部控制建设,于2010年下半年开展价值导向内部控制改革。作者多次与Y公司的董事会秘书处联系,向其表明本人身份、背景和本次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获得Y公司管理层的同意和支持。为研究案例,作者主要采取了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检查公司相关文件公告等的研究方法。在此调研基础上,形成本文。研究目的:一是对Y化工公司进行价值链分析,辨别价值链条中的价值增值部分,尤其是对公司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环节。识别符合企业实际特点的竞争优势并进一步发扬,从流程优化的角度帮助企业正确认识未来改进和发展的方向。二是对Y化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研究,提出细致、具体的改进建议,促进Y公司内部控制与价值创造的结合,同时在价值导向内部控制的基础上,融入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的优点,理论结合实践,实现价值链内部控制的创新设计。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化工企业价值链内部控制的理论分析,从价值链内部控制概述、化工企业价值链分析、化工企业价值链内部控制等方面奠定文章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Y公司的案例分析,针对Y公司2010年下半年起实行的价值链内部控制改革进行介绍,并总结Y公司价值链模型、主要面临的风险因素、其内部控制现状及缺陷。第三部分是对Y公司的价值链中采购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财务控制系统等的流程剖析,对其中内控措施风险性较大、采用程度不高、实施效果不明显的部分,如需求计划管理、合同管理、供应商信息管理、安全监测、质量管理、订单管理、信用管理、发货管理等方面,具体分析,阐述现存的内部控制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案。第四部分是对Y公司价值链内部控制改革效果的总结,主要分析本次改革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评价改革成果,并对其未来内控建设提出建议。主要贡献:一是结合价值链管理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对Y公司进行价值链分析,识别价值增值部分,并上升至化工行业的一般层面。现有的价值链管理的案例研究往往只是针对某一家特定的大企业,在化工行业整体价值链分析方面存在缺位。本文所选择的Y公司产品多样,其规模较之中石油、中石化等垄断性化工企业仍有差距。但与某些中小企业相比,其工艺复杂、营销线路多元化,又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因此比较具有代表性。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一定程度上填补该领域的空缺。二是针对化工企业进行价值导向内部控制设计,同时融入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的优点。此前对于价值链内部控制的研究往往一味强调该视角下企业保值、增值的目标,而忽略了企业追求价值的过程中内部控制依然需要对风险进行监测与防范。本文创新性地将风险导向和价值导向融合,对化工企业价值链内部控制的研究与构建做出贡献。本文也存在一些遗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加深研究,予以改进:(1)没有完全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采取价值链内部控制的方法,企业必须将各个运行环节的业务流程搞清、摸透,并采取价值链管理的方法依次进行分析,导致控制成本升高。(2)对串通舞弊、管理层滥用职权等现象的监督仍不完善。价值链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同其他内控体系一样,难以完全杜绝不相容岗位员工串通舞弊、管理层滥用职权等的现象。(3)对于临时事项的应对缺乏灵活性。价值链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其控制对象多为企业日常运行中发生的经常性事务和业务活动。一旦发生某些特殊的、未能预料的临时性事件,其应对能力可能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