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至民国皖北地区行政区划变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区划指国家形成后,统治阶级的是为了实现更好地统治和管理,根据一定的行政区划原则,诸如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环境等将领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和区域的国家制度。故而一个地区的行政区划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综合考量当地的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缺一不可,并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适当地调整。明朝建立后对故元的行政区划进行了大规模、深层次地调整,今皖北地区的行政区划亦经历了激烈的调整,或划界高层政区,或析置、合并府州,或裁并、增置州县,或省并附郭,最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凤阳府,其跨界甚巨,甚至超出今皖北区域,包括苏、豫等一部分,同时也基本上奠定了今天安徽省北部界域。然而,由于在区划过程中过于重视政治因素和皇帝本人的喜好,在历史的演变中弊端显现并加剧,随后进行了凤阳府的缩并工作,然有明一代,凤阳府仍是南直隶最大的府。伴随着历史的演进,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不断地变化、发展,广阔的皖北地区仅存一偌大的凤阳府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皖北内部的府州之间的政治运作出现了不少的弊端,但直至明亡也没有调整。入清后,待全国大势趋稳,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偌大的凤阳府愈发不利于统治,调整皖北行政区划就显得刻不容缓,有清一代,分江南,析府州,置并县,移佐贰,对皖北的行政区划进行了大范围、大规模地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形势的发展。但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半殖民半封建化,经济、政治形势变化较快,出现“几千年未有之变局”,行政区划的调整未跟上形势的变化,政府的地方控制力摇摇欲坠,直至清亡。入民国,随着津浦铁路的修建和开通,新兴交通工具极其强大的经济集聚效应对皖北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些地方急剧崛起,一些地方迅速衰落,地域内部的经济形势差异十分显剧,经济要素的强势突出不可避免地增强了权重,并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为适应其变化,新的设市工作摆上案头。本文着重考察明至民国期间皖北地区(包括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划进的萧县、砀山以及历史上长期隶属安徽的泗洪、盱眙)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的演变及当地的行政区划的变迁与发展,以求揭示六百年间皖北地区行政区划背后的历史地理因素,通过此约六百年间皖北地区的个案印证行政区划必须遵循相应规律的重要性及对现今的启示意义。本文写作框架亦是按照以上的思路展开的,除了导言、结语外共分三章,第一章探讨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区划的沿革过程,对其变迁和发展作介绍。第二章论述影响此段时期内皖北地区行政区划变迁背后的历史地理因素,分析各种因素的变迁过程、相互作用及对政区变动的影响。第三章着重总结此段时期皖北地区行政区划变动的规律,分析行政区划的变迁对区域社会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在信息化战争中,目标的地位和作用得以空前提升,各级对目标的关注度会空前高涨。而战争的政治目的、人类的共同利益、文明的进化和军事节约原则,使得目标选择的合法性受到国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成为近年来教育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探讨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能力也显得
<正>在2006年,美国对冲基金行业发生了两件大的亏损事件,一件是Amaranth Advisors LLC(以下简称“Amaranth”)基金在9月18日报道亏损45亿美元,随后扩大至约60亿美元,基金资产
从2001年至今,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小学语文教学在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时,语文教学的深层次问题也开
军队建设标准化食堂,对于促进现代军营饮食文化建设水平、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全面提升官兵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流程顺畅、作业规范,
<正>诗是一种虚构,是与一个坚硬的、比较僵硬的、甚至僵化的现实的对应、对峙、对称和抗衡。南方精神也是被建构的,没有现成的这么一个东西。提出诗歌的南方精神,就意味着得
胜西潜山为变质岩类裂缝型块状潜山油藏,变质岩潜山储层非均质性强,如何有效地预测裂缝分布,寻找储层发育有利区域是制约变质岩储层高效勘探开发的主要因素。胜西潜山2010年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更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对于转出地可以使得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对于承接地则是推
平定内乱是美军的一项法定职责。美军参加平定内乱行动的法律保障较为充分,美国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等多个层次的相关法律规范为其提供了依据和授权,陆军军法署和军法官等
<正>当年的"日不落"英帝国,其殖民地曾遍布世界各地。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纷纷摆脱殖民统治,获得解放,而前殖民地国家作家的创造力也在更大范围里有了极大的释放。殖民地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