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模型大鼠黑质自噬的表达和咪多吡药物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自噬在PD发病中的作用及咪多吡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方法1.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帕金森病模型组(模型组)和咪多吡治疗组(咪多吡组),每组又分为模型制备后4d、8d两个亚组,每个亚组各15只大鼠,其中,6只用于免疫组化染色,6只用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3只用于透射电镜观察。2.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制作PD模型。3.模型制备成功后给予咪多吡(0.5mg/kg)灌胃,分别连续给药4d和8d。4.透射电镜观察黑质自噬体的形成;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黑质Beclin1和LC3的表达水平。5.组织切片采用OLYMPUS显微镜(400×)摄像,应用Motic Med6.0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Western blotting结果用Image J分析。6.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透射电镜下,对照组大鼠黑质中神经元细胞核型规则,核膜完整,染色质分布均匀,胞质内细胞器丰富,结构基本正常,未见到自噬体。模型组4d时,神经元细胞中出现自噬体,呈圆形,多位于细胞核旁,溶酶体数量增多。8d时,自噬体、溶酶体数量显著增多。咪多吡组神经元细胞损伤较模型组减轻,可见到正常的细胞器,依然可见肿胀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4d时,可见自噬小体,但较模型组明显减少。8d时,未见到自噬体。2.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黑质中Beclin1、LC3蛋白表达和LC3II/LC3I比值增多(P<0.05),8d高于4d,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咪多吡组黑质中Beclin1、LC3蛋白表达和LC3II/LC3I比值降低(P<0.05),8d低于4d,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 PD模型大鼠黑质中自噬被激活,自噬参与了PD的发生发展过程;2.咪多吡可能通过抑制PD模型大鼠黑质神经细胞自噬,发挥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