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易逝性是指商品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快速递减的特性,大部分的易逝性商品如时装、圣诞礼物及某些电子产品等,在经过一定的销售期限后,商品的价值会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对于销售类似易逝品的零售商而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最后的期限之前将商品销售出去并获取最大的收益。为此,零售商必须在销售期内根据市场的变化和留存的商品调整价格策略,以便影响顾客需求,从而获得最大化收益,这就是动态定价的基本原理。在动态调整价格的过程中,零售商就面临两个决策:(1)什么时候调整价格(时点决策);(2)将价格调整为多少(价格决策)。
在商业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商品降价时点特别是易逝性商品价格调整的时点设定问题,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商家把对商品的“时机决策”问题同“价格决策”和“数量决策”看作同等重要。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商品销售环境下,多种品牌销售过程中,各品牌之间竞争异常激励,商品之间的替代性强,所以,在商家制定价格策略时,如何在市场中获得有利“时机”,避免“时不再来”,至关重要。
因此,研究零售商易逝性商品的时点决策问题就显得非常必要。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时点决策的易逝性商品零售的动态定价问题,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首先,第一章简要概述了动态定价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和运用现状,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动态定价软件,同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其次,第二章简要介绍了动态定价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接着从建立一般动态定价模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决策者(尤其是零售商)定价决策的因素,从而提出并归纳了建立动态定价模型需要考虑的因素,为后续章节时点决策定价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
再次,第三章主要研究了零售商销售单个易逝性商品的时点决策问题:
1、分段连续时间确定性需求下的初始调价时点决策问题研究单个易逝性商品情况下,零售商需要在一定销售期限内将固定库存量的商品销售出去,零售商的价格调整路径为在初始时间段里以固定初始价格销售商品,随后零售商在某一时刻(未知)开始调整价格,每隔一固定时间段(一周)调整价格一次,直到最后一周价格为商品的倾销价格结束。在忽略顾客理性的情况下,假设需求基于时间和差价线性变化,为了获得最大收益,零售商的决策就是决定最佳的初始价格调整时间。这是一个基于确定性需求的分段连续时间定价决策问题,通过求解得出了最佳初始调价时点的具体函数表达式,结果表明最佳初始调价时点与商品的初始价格、初始需求量、初始库存、时间对需求的影响系数、价格弹性大小、初始时刻以及倾销价格相关;最后运用EXCEL分析并给出了实例分析和仿真结果,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相应情况下零售商的定性定价对策。
2、在随机需求下,零售商采取三阶段价格的时点决策问题研究第三章还在前人基础上研究了随机需求下,零售商采取三阶段价格策略的时点决策问题,得出了在满足一定条件下,零售商应采取两阶段价格策略的结论。这一结论也是第四章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基础和前提条件。
同时,第四章研究了零售商销售两个具有替代性的易逝品的时点决策问题。
零售商同时销售两种具有替代性的易逝性商品的时点决策问题,这在前人的研究中比较少,更接近实际的商业环境,对企业和商家在制定价格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假设零售商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同时销售两种具有替代性的易逝性商品,随机需求下,零售商分别对两商品采取两阶段价格策略,销售期结束时未售出的商品分别以各自的残值倾销,基于两商品整体收益最大化原则,在充分考虑两商品替代性的前提下,如何决策两商品的调价时点:哪个商品调价在前,哪个商品调价在后,还是两商品同时调价,各自的调价时点具体又是多少等等,是本问题的研究关键。通过运用线性规划和算例求解,得出了在三种不同情况下的不同结论:在不考虑商品残值的情况下,如果需要对商品1(先动商品)先调价,则两商品的最佳调价时点为A点(见第四章);如果需要对商品2(后动商品)先调价,则两商品的最佳调价时点为F点(见第四章);如果需要对两商品同时调价,则两商品的最佳调价时点为B点(见第四章);如果对两商品调价顺序没有强制性制约,则其最佳调价时点为A点。同时,考虑商品残值时,两商品残值较小时,并不会影响上述结论,但当商品的残值较大时,上述结论会有所改变。最后,第五章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阐述了不足和值得深入分析之处。
本文的主要特色及创新之处主要有:
1、本文特色之处(1)介绍了国外近年来出现的动态定价软件(2)总结提出了建立一般零售领域动态定价模型需要考虑的因素2、本文创新之处(1)研究了单个易逝性商品,其需求基于时间和差价线性变化,价格策略为分段连续线性定价,决策目标为最佳初始调价时点的动态定价问题;
(2)研究了零售商同时销售两个具有替代性的易逝性商品,在随机需求下,零售商采取两阶段价格策略,基于两商品整体收益最大化原则,在充分考虑彼此替代性的情况下,两商品的调价时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