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薪酬与员工创造力:基于动态心理计量过程和内外动机协同的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29次 | 上传用户:lfs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驱动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和适应新常态的主基调。而智力资本驱动创新将凝聚新的发展动力,帮助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全球商业智能革命中抢占先机。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管理者正面临着如何吸引有创造力的员工以及建构适宜员工创造的组织支持体系的双重挑战。诉诸能够综合体现员工价值的绩效薪酬体系是企业惯常采用的激励手段。甚至微软和谷歌等全球领先企业也在运用该手段。然而与“火热”的企业实践相比,理论研究却异常“冷清”。造成这种“实践向左,理论向右”局面的背后,是近半个世纪的观点冲突、理论论战和学派对峙。发轫于认知心理学派代表人物Deci教授的“德西实验”提出,金钱激励会对内在动机产生侵蚀效应,从而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理论“范式危机”,动摇了新古典经济学赖以存在的理论根基:“刺激→反应”范式,让学者开始关注激励与结果之间的心理过程。但是,以Eisenberger教授为代表的行为心理学派质疑认知心理学派的立论前提和实验操控手段,认为绩效薪酬为工作提供了正面反馈和强化机制,让个体愿意将更多的努力投入任务相关技能的学习中,并把掌握的新技能运用到新的任务中,从而增强员工内在动机,促进创造力。而上述观点也遭到了认知心理学派的激烈反驳,他们认为创造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激励价值,反对将行为视作激励强化的结果。观点的尖锐对立与理论发展的停滞导致企业管理者无所适从——尽管他们也知道绩效激励存在诸多负面影响,但仿佛“饮鸩止渴”,在实践中依然偏好使用绩效薪酬体系作为主要激励手段。由此,整合理论分野,弥合理论与实践脱节已经提到理论发展的重要议程。概括起来,关于绩效薪酬影响创造力的作用机制有如下议题悬而未决。其一,对立双方都忽视了个体的动态心理计量过程。创造是一个不断“试错”的高风险活动,个体势必在努力投入与风险贴水之间进行心理权衡。而根据前景理论的观点,随着绩效薪酬激励强度的增加,影响个体行为决策的参照点势必动态调整。因此,个体的动态心理计量过程必须纳入研究视野。其二,孤立地研究绩效薪酬等硬性激励手段而忽视软性激励手段(如创造力支持感)没有实际研究价值。但是硬性激励与软性激励如何“手牵手”,现有研究尚未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其三,对立双方聚焦于绩效薪酬的控制属性与信息属性,但都忽视了绩效薪酬潜在的价值补偿属性,即在内在动机充足的情况下,绩效薪酬是否会化作“逐利的外在动机”并与内在动机协同影响员工创造力。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中国本土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在探索我国员工工作动力机制和组织错位激励现象的基础上,基于动态心理计量过程与内外动机协同双重视角,构建了一个非线性跨层次模型,运用多源时滞调查法获取60个团队层面、274个员工层面有效研究样本,系统研究绩效薪酬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内在作用机理。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1)在回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有关绩效薪酬激励效果的理论争议,在此基础上,通过前景理论和双加工理论指出需要从动态心理计量过程和内外动机协同视角,系统考察绩效薪酬影响创造力的边界条件。(2)探索中国员工的工作动力机制及错位激励对员工创造力的抑制。系统分析本土企业员工的工作动力机制、组织的错位激励现象以及现有组织激励体系是否与其工作价值需求匹配,结果表明:第一,总体而言,我国员工的工作动力表现为外在动机驱使为主,内在动机则远弱于美国员工,并且,内在动机随代际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新生代员工的内在动机强于老一辈员工;第二,新生代员工的工作价值感知显著弱于奖励价值感知,表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错位激励现象;第三,员工奖励价值感知与工作价值感知匹配时能够显著提升创造力,背离则抑制创造力。研究揭示,错位激励导致的内在动机偏转在某种程度上应为我国创造力缺失买单,改革薪酬激励模式和塑造软性激励环境,必须提到企业的重要战略议程。(3)基于动态心理计量过程研究绩效薪酬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从启发式心理计量过程与分析式心理计量过程双路径,分析不同绩效薪酬激励强度下员工的动机作用以及对创造力的唤醒水平,结果表明:第一,伴随绩效薪酬激励强度的增大,个体对绩效薪酬的感知由“控制性→信息性→控制性”交替占据主导,绩效薪酬对内在动机的影响沿着“挤出效应→挤入效应→挤出效应”主线演化,亦即绩效薪酬对内在动机的影响呈“S型”特征;第二,内在动机非线性中介绩效薪酬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伴随绩效薪酬激励强度的增大,内在动机的瞬时中介效应先增大后减小,并且当适中的绩效薪酬激励强度时,内在动机的瞬时中介效应最强,此时的非线性中介效应是完全中介效应,即适度的绩效薪酬能够完全挤入员工的内在动机,从而唤醒高水平的员工创造力。(4)基于内外动机协同视角研究创造力支持感对内在动机中介过程的调节作用。通过考察跨层次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绩效薪酬价值补偿性所引致的“逐利的外在动机”与创造力支持感挤入的内在动机协同对创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创造力支持感与绩效薪酬的跨层次交互作用负向影响员工的内在动机,创造力支持感越低,绩效薪酬对员工内在动机的挤入效应越强,表明存在绩效薪酬对内在动机的补偿问题;第二,创造力支持感跨层次调节内在动机对绩效薪酬与员工创造力关系的中介效应,并且创造力支持感越高,内在动机的中介效应越弱,表明在高创造力支持感下,存在绩效薪酬影响创造力的直接效应,这意味着内外动机协同唤醒高水平员工创造力。本文创新之处主要包括:在研究视角上,基于动态心理计量过程与内外动机协同双重视角,重新审视和研究绩效薪酬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理。在理论构建上,提出绩效薪酬具有区别于传统心理意义属性(信息性)的经济意义属性(价值补偿性),并认为,在软性激励不足情况下,绩效薪酬能通过个体的外在动机内化机制实现动机补偿作用;而在软性激励充足情况下,绩效薪酬引致的外在动机将与软性激励挤入的内在动机协同促进创造力。在研究方法上,改进了传统的瞬时中介效应和被调节中介效应的Bootstrap分析方法。
其他文献
通过对保兑仓业务模式的分析,具体阐述了保兑仓业务模式的运作过程,分析保兑仓业务在实施中存在的风险,并针对风险提出规避措施,最后通过对具体案例研究分析,提出了改进思路
本文通过对企业形象设计的分析,探讨了个性化在企业形象设计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于企业形象设计的深入阐述,总结了企业形象设计在现时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总结了地震岩石物理模板技术的应用现状,并指出目前业界应用中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基于岩石物理模板指示的多边形岩相分类,二是根据弹性参数相对变化量优选岩性/流体敏
恒定电流是初中"电流的定律"、"电功"、"电功率"基础上的充实和加深,它扩展了电阻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动势概念、电阻的测定、多用电表的使用等知识.
本文对中国中小城镇网络购物行业的整体环境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在调查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究网络购物行业今后在中小城镇的发展前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过对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TPM管理体系成功推进经验的分析,介绍了TPM管理体系在企业成功推进以及持续改善的方法。
<正>一、三段式的结构模式世界上的事物有其矛盾的、对立的、变化的一面,同时又有统一的、协调的、恒定的一面。音乐上三段式的结构,就是反映了人类对客观事物是按照统一——
我国的事业单位是出于政府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公益性组织,是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规划在事业单位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进行人力资源过程
柴油机电子控制(DEC)技术可以精确设定不同工况下的喷油量,以满足日益严苛的需要。其中,电磁阀可以影响喷油量及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因此,在合理设计柴油机喷油器
水墨设计的美是华夏美学精神的集中表现,将水墨元素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在探索出具有本土文化的设计语言同时提升设计作品审美品位,进而彰显作品的民族文化内涵。在中国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