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隐喻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为我们探究小说语篇文体特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概念隐喻的理解不仅要停留在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上,更要意识到它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对概念隐喻理论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小说中晦涩难懂的语言。要想对小说语篇中的文体特征做出合理的解释,从概念隐喻的角度探究小说语言特点是非常有必要的。于此同时,读者也可以深入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探究小说主人公对人生的思考。以往对《海上无航标》这部小说的研究主要是从女性主义,意识流和诗化语言的角度对小说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侧重语篇情节,没有对小说语言进行充分地解释说明。概念隐喻把小说语言和作者表达的思想结合起来,来突出文章的主题。 本文以Lakoff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为视角来探究小说《海上无航标》的语篇文体风格特点。通过对小说中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位隐喻的对照,我们总结出概念隐喻对解释小说语篇文体特征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们将发挥概念隐喻理论的优势,通过对小说语言的文体特征探讨,总结出概念隐喻对解释语篇文体风格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研究得出概念隐喻理论能够有效解释小说语篇文体风格。首先,概念隐喻中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引起了文本的模糊,同时也使语篇的各个部分成为一个统一体,所以说概念隐喻理论帮助读者从宏观上把握小说的意境和朦胧之美。同时概念隐喻理论对语篇文体风格的影响是通过语篇连贯和前景化来实现的。本篇论文主要是从语篇这个角度来阐述概念隐喻引起的文体效果。在同一语篇中多个隐喻的模糊性引起了语篇的模糊性。前景化主要体现在语篇中语义的偏离。概念隐喻使句子的各个部分相联系并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性。不同句子之间的连贯性形成了篇章主题。概念隐喻理论不仅能帮助读者了解小说语篇文体风格特点,并且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帮助读者产生对小说文本以及作者的共鸣。 维塔作为英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享誉英国文坛。小说《海上无航标》是维塔的最后一部小说。近年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这部小说研究的甚少,然而《海上无航标》这部小说中蕴含大量值得研究的含有概念隐喻的句子和语言。所以本篇论文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即概念隐喻的视角研究语篇文体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