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外,三语习得是应用语言学范畴里的相对新的研究领域,同时最近几年吸引了国内语言学研究者极大的兴趣。本研究针对蒙古语授课的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用第二语言与第三语言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了第一和第二语言对非英语专业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定语从句学习的影响。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六十四名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大三的学生。他们的母语为蒙古语,第二语言为汉语,第三语言为英语。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语句翻译和句子组合等测试方法。其中,两种测试分别包括十二个汉语句子(每句同时给出蒙古语翻译)的翻译和六对简单句子的合并。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第一语言-蒙古语对第三语言-英语学习倾向于有促进作用,第二语言-汉语有制约作用。此外,语句翻译测试结果表明:学习者的第一语言-蒙古语和第二语言-汉语均出现了制约作用。并且,翻译测试中回避现象出现的频率最高,因为大多数学习者把整个句子翻译成并列句或简单句。此外部分学习者,把定语从句转换成“主+谓+宾”结构修饰先行词,这样一种特殊的形式。这种结构,与汉语或蒙古语的定语从句结构相似。其特点为没有关系代词、副词引导;并且此种结构出现在先行词前面。同时,难易度测试结果显示:蒙古族大学生定语从句学习难易度顺序和NPAH公式有所区别。这是因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蒙古族大学生一些英语定语从句特殊句型(比如,0PREP和OCOMP类型的定语从句)的使用频率低导致。本研究的结论,基本上支持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第三语习得中的迁移影响的研究结论。作者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研究我国蒙古族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的必要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由于蒙古族大学生学习英语过程的复杂性,本文建议蒙古族地区的英语教学应当考虑蒙古族学生的双语背景,应当将英语语法知识的难易度、特点和蒙古语、汉语的语法知识特点对比研究;而且,应当把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创造更自然和谐的学习英语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