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父母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尤其是在青少年社会化早期,家庭是最早为子女提供学习场景的地方,子女对自我、他人、世界的认知都是从这里发源的,一个人人格的发展也是与家庭息息相关的。当孩子逐渐长大,投入到社会当中去,自我的认知以及社会环境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本着对人整个生命发展的好奇,此次研究拟对父母教养方式、生涯应对策略、自我关注几个方面进行关系的研究与讨论。研究一采用stroop任务范式来对大学生内隐自我关注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是存在内隐自我关注效应的。研究二主要使用了以下量表来进行变量间的关系测验,分别是蒋奖的《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柯靖的《生涯应对策略量表》、肖诗来的《外显自我关注量表》来分别对父母教养方式、生涯应对策略以及学生外显自我关注进行研究,对学生内隐自我关注的测量与研究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相同,从而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本研究以成都市某几所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剔除无效被试之后最终对247名被试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大学生的生涯应对策略和自我关注水平总体较高。(2)父母教养方式除了性别以外,在城乡、年级、家庭类型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生涯应对策略在城乡、年级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在性别、家庭类型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自我关注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城乡、家庭类型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父母教养方式与生涯应对策略、外显自我关注和内隐自我关注水平呈显著相关,且在不同维度上相关的取向不同。外显自我关注与内隐自我关注呈显著正相关。(4)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关注两个水平可以影响大学生生涯应对策略,外显自我关注能在父母教养方式和生涯应对策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