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力给水塑料管材应该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硬质聚氯乙烯(PVC-U)给水管材韧性不足,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容易爆管,改进PVC-U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提高产品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本研究针对这个实际问题,从增韧、增强PVC-U材料性能的基本思路出发,首次采用高型号树脂挤出PVC-U给水管材,首次采用全硫化超细粉末橡胶共混改性PVC-U材料,探讨了微交联剂化学改性PVC-U材料的效果。通过测试PVC-U体系的力学性能,观察共混改性体系的微观结构,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通过对比实验,得出SG-3树脂或SG-3与SG-5树脂以一定比例混配比单独用SG-5树脂材料性能更好,适合生产给水管道,已用于实际生产。 2.在FWR-Z、SMS318、Ca-Zn与有机锡四种稳定剂中FWR-Z稳定剂性能最差。给水管材应采用有机锡、Ca-Zn、SMS-318稳定剂。管件稳定剂不能用于生产管材,因内润滑剂过多会使凝胶化度过大,影响力学性能。 3.在本文的试验条件下,三种全硫化超细粉术橡胶改善PVC体系的抗冲击强度的效果不同,粉末丁腈橡胶优于丙烯酸酯橡胶,丙烯酸酯橡胶优于羧基丁腈橡胶。粉末橡胶含量在5份以下时,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先下降后上升。当粉末丁腈橡胶为3份时,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上升较快,超过纯PVC的冲击强度,但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增加的幅度,保持拉伸强度不降低。 4.在本文的试验条件下,通过观察粉末丁腈橡胶/PVC共混体系断面的微观结构,发现不同微区中粉末丁腈橡胶分散状况不同,橡胶有聚集成束的现象,也有分散均匀的现象。采用密炼方式共混时,能够观察到粉末丁腈橡胶分散尺寸较小的微区,其单个粒子尺寸接近100nm,呈现基本微粒分散状态。超细全硫化粉末橡胶对硬质聚氯乙烯的改性研究 5.在本文试验条件下,天然乳橡胶与粉末丁睛橡胶共用,能改善粉末丁睛橡胶与PVC的界面,使共混体系冲击强度得到提高,体系微观结构中橡胶粒子分散尺寸更小,表现出协同增韧效果。 6.1份以上粉末橡胶与PVC混合后,混合料的干流性变差,影响粉末橡胶颗粒的分散,进而影响性能,应改进粉末橡胶表面状况。 7.在实验条件下,不超过0.1份的微交联剂TAIC能够一定程度提高PVC的力学性能。实际生产中为了兼顾加工性能和产品外观质量的要求,降低交联剂的用量后,力学性能无明显提高。关键词:PvC一U,树脂,管材,增韧增强,超细全硫化粉末橡胶,力学性能、微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