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女子踢球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女子足球开展最早的国家,早在东汉时期就有足球游戏,唐宋时期更为盛行,但到了明清时期逐渐消亡。在古代,足球只是作为一种游戏供人们消遣、健身。随着现代足球的兴起和发展,女子足球成为竞技运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项目。中国女足竞技运动是随着世界女子足球竞技运动发展的潮流而开展进行的。1991年,第1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在广东举行;1993年,国际奥委会批准女子足球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并在1996年第26届奥运会上增设女子足球赛。至此,女子足球的两项重要国际赛事被确定,女足世界杯冠军和奥运会冠军也被视为女子足球的最高荣誉,参赛的队伍和队员代表了世界女子足球的最高水平。中国女足在这两项赛事中取得过较好的成绩,但是近几年中国女足在这两项赛事中的成绩则出现较大的滑坡。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举办,中国女足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客观因素与2007年在中国举行的第5届女足世界杯基本相同,同时,中国队的技战术打法回归传统,沿袭了老女足小、快、灵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中国女足在2007年第5届女足世界杯和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上技战术运用进行对比分析,看中国女足在哪些技战术运用上有所进步,哪些还有待提高,为中国女足以后的比赛提供借鉴。本文以中国女足国家队在2007年第5届女足世界杯和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中的8场比赛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比赛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2007年第5届女足世界杯中国队上、下半场传球次数无明显差异,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中国队上、下半场传球次数无明显差异。中国女足不管是在第5届女足世界杯还是第29届奥运会上体能储备能够满足上、下半时的跑动和传球动作的完成。(2)中国女足在第29届奥运会中的传球次数和第5届女足世界杯中的传球次数无显著差异,但是传球成功率有显著差异,在第29届奥运会中的传球成功率有所提高。(3)中国女足在第5届女足世界杯中传球场区无显著差异,但是在第29届奥运会中的比赛传球场区有显著性差异,后场传球成功率高于中场和前场。(4)中国女足在第29届奥运会中的短传球成功率和第5届女足世界杯中的短传球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在第29届奥运会中的短传成功率高于第5届女足世界杯的短传成功率,长传成功率有显著差异,第29届奥运会中的长传成功率低于第5届女足世界杯的长传成功率,长传球技术没有进步。(5)中国女足在第29届奥运会和第5届女足世界杯的比赛中头顶球技术运用的次数存在显著性差异,第5届世界杯运用的次数高于第29届奥运会,在两届赛事中头顶球运用的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6)射门方式上中国女足在第5届女足世界杯中主要以接球调整射门为主,在第29届奥运会中主要以抢点直接脚射为主;在射门区域上中国女足在第5届女足世界杯上主要集中在其他区域,在第29届奥运会上主要集中在罚球区;中国女足在第29届奥运会上的射门成功率要高于在第5届女足世界杯上的成功率。(7)中国女足在第29届奥运会上运球突破技术运用的次数和成功率与第5届女足世界杯无显著差异。(8)中国女足在第29届奥运会上的进攻战术主要以边路进攻和中边转移的阵地进攻、短传渗透为主,在第5届女足世界杯上主要以边路进攻和中路进攻的阵地进攻、长传冲吊为主。(9)中国女足在第29届奥运会和第5届女足世界杯上的抢断球方式主要以抢断对手传球为主,抢断球区域主要集中在后场。(10)中国女足在第29届奥运会上的防守战术以逐步回撤防守和局部区域围抢防守为主,在第5届女足世界杯上主要以中前场逼迫式防守和逐步回撤防守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