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背向散射积分超声组织定征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的超声组织定征技术。它通过对散射射频信号的谱分析来定量评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病理改变。已有的研究表明,应用背向散射积分超声组织定征能够区分梗死心肌和正常心肌,识别存活心肌,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该技术与其它超声组织定征技术的敏感性,分析其影响因素,观察该技术评价不同程度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意义。 方法:应用背向散射积分和视频密度分析两种组织定征技术检测按2%浓度递增的淀粉悬液。用2.5、3.5、5.0兆赫的探头从不同方位观测不同部位离体心肌条的IBS。应用商品化的IBS联机分析系统采样分析28只麻醉开胸犬的不同程度缺血心肌(轻度缺血8只,中度缺血8只,晕厥心肌6只,梗死心肌6只)和20例正常人、冠脉造影证实的19例前间壁心梗病人、15例后壁缺血病人的前间隔和左室后壁的背向散射积分。 结果:当淀粉悬液浓度增至12%时其IBS开始变化并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对比之下,声密度直到浓度增至20%时才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幅度小于IBS。在增益、深度等设置保持一致的条件下,不同部位离体心肌条的IBS无明显梯度异,声束方位对IBS的测值无明显影响。随探头频率的增加,同一部位心肌的IBS减低。基础状态下心肌的IBS随心动周期变化,舒张末最高,收缩末最低。IBS跨壁梯度(心内膜下心肌IBS/心外膜下心肌IBS)小于1;CVIB跨壁梯度(心内膜下心肌CVIB/心外膜下心肌CVIB)大于1。当冠脉血流量减少40%时,心内膜下心肌的标化CVIB明显减低(20.7vs37.8 p<0.05),心肌IBS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IBS跨壁梯度大于1;CVIB跨壁梯度小于1。在灌注后这些变化迅速恢复正常,而室壁增厚率始终无明显变化。当冠脉血流量减少70-80%时,标化IBS明显增加(55.4vs45.6 p<0.05),IBS跨壁梯度小于1;室壁增厚率和标化CVIB均明显减低(7.6vs37.7 p<0.01),CV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