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寺人工湿地水生植物调查及其腐解过程对水质的影响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gh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石佛寺人工湿地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湿地内水生植物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人工湿地水生植物演替规律;对6种水生植物进行衰亡腐解室内模拟实验,检测各水质指标的变化,确定其营养盐及有机质的释放过程;根据水生植物室内模拟结果,结合湿地进口、中部和出口处逐年监测数据,分析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对水质的负效应。本研究成果已用于石佛寺人工湿地的生态管理中,同时也可为其他人工湿地的建立与管理提供借鉴。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遥感调查与实际调查的方法,对石佛寺人工湿地内水生植物进行了为期3年的野外调查,调查显示水生植物种类增加,有新的植物种类出现,到2014年共有水生植物91种,隶属35科70属,种类包括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优势种在种群的竞争过程中有所调整,总体上符合植物群落演替规律;湿地生态系统的水生植物处于动态平衡中,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已经形成。(2)石佛寺人工湿地水生植物衰亡腐败分解室内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最易腐解,挺水植物最慢,而沉水植物腐解最彻底,且生物量越大释放的营养物质越多;同生活型植物之间pH值的变化具有很强的相关性(R>0.826,P<0.05),加底泥不影响pH的变化趋势;挺水植物溶解氧的变化和其他两组不同,植物内部结构组织差异是造成溶解氧变化不同的主要原因;挺水植物组有机物释放过程,比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漫长,且释放的多;氮和碳的变化有一定相关性,底泥不影响水中氮的变化趋势,但对水中氮的浓度高低有影响;水体中磷浓度的高低与加不加底泥和植物生物量有关,磷在水体和底泥存在明显吸附沉淀和迁移现象;在湿地管理过程中,应减少湿地系统中能量的过多输入,及时清理湿地中的底泥,防止湿地营养过剩,避免造成水体二次污染。(3)根据2009年-2014年湿地进口、中部、出口处水质监测数据,计算溶解氧的变化率以及其他6个指标的去除率,结果表明:溶解氧变化率以及有机物、营养盐去除率出现了负值,水生植物腐解从某种程度上对水体产生了负效应。因此,为避免人工湿地水生植物腐解产生水质负效应,应实时检测湿地水环境的动态变化,根据不同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采用人工收割、机械除草等方式,防止植物腐解对水质的二次污染。
其他文献
<正>作业设计与批改,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我们在作业的设计与批改中,除了要继承传统中好的因素,比如对基础知识的夯实,还必须要注意到作业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实施
将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228例幽门螺旋杆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5例,对照组113例。治疗组采用序贯疗法,前5d服用阿莫西林1000mg+雷贝拉唑1
城市生活废弃物产量的逐年攀升使得"垃圾围城"的现象日趋严峻,垃圾焚烧热处理做为一种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城市垃圾处理方式,在中国正进入市场化全面发展的阶段。炉排炉焚
目的了解南充市社区门诊患者签约家庭医生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签约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15年8~9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南充市顺庆区、高坪区共5个社区卫生服
本实验构建了以石油污染土壤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了其产电性能及降解土壤中石油烃污染物的修复效果,取得了一定的实验研究结果。本实验构建的土壤微生物燃料电池,将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对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及母乳喂养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82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