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交形象焦虑问卷编制及应用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ds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思想的前沿群体,他们对自己的社会期望值较高,更加追求自身的美好形象,对社交情境中自己的形象更加关注。社交形象焦虑(Social Appearance Anxiety)是指在社交情景中个体对自身的外部表现(包括体像焦虑、状态焦虑、妆扮焦虑、交谈焦虑)的消极评估而引起的过度的焦虑情绪。社交形象焦虑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人际交往,给他们身心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  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社交形象焦虑问卷,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芜湖、上海、西安等8座城市242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1)自编的问卷由22个题目组成,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以作为调查或评估大学生社交形象焦虑的工具。  (2)自编的大学生社交形象焦虑主要由4个因素构成,分别是体像焦虑、状态焦虑、妆扮焦虑、交谈焦虑。  (3)大学生社交形象焦虑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社交形象焦虑各个维度上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体像焦虑、交谈焦虑、妆扮焦虑、状态焦虑。  (4)大学生社交形象焦虑在生源地、科类、情感状况、参加社交情况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城市大学生的社交形象焦虑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的;理科大学生的社交形象焦虑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的;恋爱族大学生的社交形象焦虑显著高于单身族和已婚族的;参加社交情况不同的大学生的社交形象焦虑不同,从不参加社交情况的大学生社交形象焦虑最高,随着参加社交情况的增多,社交形象焦虑水平下降。
其他文献
通用技术作为一门技术课程,将生活融入到课堂中,是以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为主要目的。通用技术课程主要在高中阶段开设且开设时间不长,这
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主要是一种主客体交往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单独交往的有效次数极度"匾乏";双方交往的态度不积极,意愿不足;以教师为主角的单向度交往,忽视了交往形式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已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程改革运动.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实行,校本课程开发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如何顺
现在的计算机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使设计与开发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教育应用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详细论述了多Agent和CORBA的技术特点,并
该文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线索,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两方面入手,首先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取象比类"整体性思维特征和以"和"为核心的基本价值观,剖析了"天人不分"整体性思维
众所周知,人类促进自身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政治.奥林匹克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处处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这恰恰就跟全人类
体育产业在中国还是一项新兴产业,近年来,虽有一定发展,但步伐缓慢.加快新世纪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步伐,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中开辟与占据群众体育市场,使之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新
审美人格的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学校教育,也涉及其他社会因素,当然还涉及个体自身.该文重点讨论的是学校教育在审美人格建构中的作用,认为学校教育将奠定审美人格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