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2共存下FeⅡ(NTA)—煤浆法烟气脱硝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9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NO几乎不溶于水或碱液,故人们提出采用亚铁螯合剂络合吸收NO。亚铁螯合剂FeII(NTA)虽能增大NO的脱除率,但其中的亚铁易被烟气中的O2氧化成三价铁,而FeIII(NTA)与NO无亲和力,故脱硝能力很快下降。根据已有研究,煤系黄铁矿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可浸出而生成亚铁,生成的亚铁正是FeII(NTA)络合吸收法脱硝所需要的。本研究以鼓泡反应器为吸收装置,以NO、SO2、N2、O2模拟烟气,采用200~450μm粒径范围的煤粉配制浆液,其中FeII(NTA)的浓度为10mmol/L,研究了SO2共存下煤系黄铁矿在FeII(NTA)络合吸收NO过程中的作用,考察了进口气体浓度(O2、NO及SO2)、反应温度及p H值对脱氮率、亚铁离子浓度、铁浸出率等的影响规律,并测定了液相中的脱氮产物。实验结果表明,进口氧气浓度越低、NO浓度越高、二氧化硫浓度越高,脱氮率越高。随着反应的进行,铁浸出率持续增大,铁浸出率随着氧气浓度、二氧化硫浓度、NO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实验结果还表明,pH值太高或太低均不利于NO的吸收,当pH值约小于6时,脱氮率、亚铁离子浓度及铁浸出率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pH值约为6时达最大值,之后随pH值的增大而下降。类似地,当反应温度约小于60℃时,脱氮率、亚铁离子浓度及铁浸出率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约在60℃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又呈下降趋势。分析认为,浆液pH值和反应温度对脱氮率等的影响与其对FeII(NTA)络合NO的容量及其再生速率的影响有关。不同条件下的测定结果均表明,铁的浸出过程可采用反应控制缩核模型描述。液相中脱氮产物的测定结果则表明,脱除的NO主要转化为铵根,氨氮、硝态氮及亚硝态氮之和与脱氮量基本平衡。
其他文献
药物流产,目前已被公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终止妊娠的方法。而药流前除严格掌握适应证外,确诊宫内妊娠十分重要。本文共收集1995-01~1999-04开展的药物流产1786例,现分析如
本文针对宁夏某炼油厂碱渣废水所具有的高COD值、高色度、恶臭味强的特点,设计了一套逐级减量的处理工艺。通过“浓硫酸中和—活性炭吸附—水蒸气蒸馏”联合工艺处理后,炼油
我院自1993-05起实施保留瓣叶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MVR)术式,均取得了理想效果。
电致化学发光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较宽、分析速度快、仪器操作简单等突出优点,因此利用电致化学发光检测可以满足于环境中微量乃至痕量污染物的检测要求。但目前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