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矫正制度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它的产生和发展昭示着人类社会刑罚思想的一个从愚昧到科学、从野蛮到文明、从死刑到监禁刑再到非监禁刑的渐进历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国际力量的推动下,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着力推进刑罚执行制度改革,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促进了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我国从2003年开始试点社区矫正工作,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刑法修正案(八)》,第一次将社区矫正写入刑法典,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由于长期受重刑主义思想及1980年以来多次严打整治斗争影响,加上在非监禁刑监督管理执行上的不到位等问题,我国缓刑、假释、管制及暂予监外执行等普遍适用较低。社区矫正工作执法主体地位还不明确,社区公众对社区矫正制度还有-个理解、接受和参与的过程,社区矫正在我国的全面推行仍然面临着挑战,如何建立起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机制,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我们必须借鉴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并根据我国国情,逐步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真正发挥社区矫正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完善刑罚执行体系、促进罪犯顺利回归社会的作用。本文在阐述社区矫正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其特点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推行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社区矫正制度研究的背景及价值意义。第二部分主要阐述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国外社区矫正制度的几种模式特点,。第三部分主要阐述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现状,分析社区矫正工作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第四部分主要是关于改革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建议和对策。重点从思想认识、制度建设、运行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