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到企业总数的95%,其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增加就业岗位、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过中小企业所做出的贡献与其所获得的信贷支持并不成比例,资金瓶颈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首要问题。供应链融资模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从供应链角度对中小企业开展综合授信,并将针对单个企业的风险管理转变为对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更加强调供应链的稳定性、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以及受信企业贸易伙伴的资信和实力,从而将信贷风险从单个企业转化到整个供应链体系中。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供应链融资不仅分散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同时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迈过贷款门槛,纳入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
本文主要从供应链融资模式及其信用风险评价角度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深入分析融资难原因,继而引出供应链融资的概念和内涵,分析其与传统银行授信的区别,并对其进行经济学分析及解释,为全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然后,重点剖析了供应链融资三种主要业务模式及其运作方式,从而揭示供应链融资的潜在优势;最后,结合具体案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与非供应链融资模式评价结果的比较,凸显出供应链融资的优越性。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得出结论供应链融资使中小企业能够借助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资信水平、真实贸易行为产生的现金流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监管,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本文旨在通过对供应链融资这种融资模式的系统分析与研究,从信用风险评价角度揭示供应链融资的融资优势,从而为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一点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