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腺癌免疫分型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及用于预后判断的可行性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one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乳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女性恶性肿瘤。传统治疗乳腺癌模式是手术结合放化疗。近年来,随着乳腺癌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因其特异性较高和不良反应相对较低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一类治疗建立在掌握ER、PR、HER-2等基因表达的基础上。传统的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因其不能很好地反映出这些受体蛋白的表达状况,难以对内分泌和分子靶向治疗起到有效指导。2000年Perou等用基因微阵列法分析乳腺癌组织中部分乳腺癌相关基因的表达状况后,在分子生物学水平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basal-like型和normal breast-like型5个亚型,且发现这种分型与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然而,基因检测方法尚无统一标准,并且由于经济及技术要求高等原因在临床上推广困难。目前,一些病理工作者根据临床上常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相关受体蛋白表达,将乳腺癌分为管腔A型(Luminal A)[ER(+)或PR(+)且HER-2(-)],管腔B型(Luminal B)[ER(+)或PR(+)且HER-2(+)],HER-2过表达型[ER(-)、PR(-)且HER-2(+)],基底细胞样型(basal-like)[ER(-)、PR(-)且HER-2(-),CK5/6(+)]和正常乳腺样(normalbreast-like)型[ER(-)、PR(-)且HER-2(-),CK5/6(-)]5个与分子分型对应亚型,这种分型方法对选择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方案有一定意义,但能否适用于判断我国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国内报道尚少。本研究通过检测ER、PR、HER-2和CK5/6表达情况,并根据表达结果将乳腺癌分为上述5个亚型,对比分析各亚型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肿瘤复发及患者生存情况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利用这一新的免疫分型预判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可行性。   方法:收集2000年以来大连市三院手术切除病理诊断明确的乳腺癌标本170例,其中随访资料者完整109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PR,HER-2和CK5/6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各种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根据以上蛋白表达情况将乳腺癌分为上述5种亚型,分析各型与患者年龄、TNM分期、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及脉管侵犯的相关关系。对其中约109例患者进行了5年随访,记录了对各组肿瘤复发转移情况和患者生存时间,统计学分析各型间患者临床参数,肿瘤细胞增殖(Ki67表达)状况及预后的差异性。   依据以下标准确定各蛋白表达的有无或强弱:HER-2阳性定义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ER-2蛋白表达强度+++,HER-2阴性定义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为HER-2蛋白表达强度<+++。CK5/6阳性定义为用免疫组化染色,细胞膜和/或细胞浆着色且阳性细胞数>5%为阳性。Ki67阳性定义为用免疫组化染色,细胞核着色且阳性细胞数≥25%为阳性。   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方法,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ER、PR、HER-2及CK5/6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互关系   1.ER在乳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60.6%,ER表达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脉管和神经侵犯,复发转移率、5年生存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ER阳性组患者的临床分期明显低于阴性组患者,两者差异显著(P<0.05),肿瘤体积明显小于阴性组患者,二者有显著差异性(P<0.05),肿瘤组织学分级明显低于阴性组患者,两者差异显著(P<0.05),在浸润性小叶癌组ER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有显著差异性(P<0.05).   2.PR在乳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53.5%,PR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学分级和病理类型、脉管和神经侵犯、5年生存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PR阳性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PR阴性组,两者差异显著(P<0.05),复发转移率亦明显低于阴性组,二者有显著差异性(P<0.05).   3.HER-2在乳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27%,HER-2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学分级和病理类型、脉管及神经侵犯、5年生存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HER-2阳性组患者的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P<0.05)。   4.CK5/6在乳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14.7%,CK5/6表达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学分级和病理类型、脉管及神经侵犯、复发转移率和5年生存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CK5/6阳性组的临床分期明显高于阴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肿瘤体积明显大于阴性组,二者有显著差异性(P<0.05)。   二.新分型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   管腔A型(Luminal A)、管腔B型(Luminal B)、HER-2过表达型、基底细胞样型(basal-like)和正常乳腺样型(normal breast-like)分别占总病例的58.2%(99/170)、6.5%(11/170)、6.5%(11/170)、12.3%(21/170)和16.5%(28/170),管腔A型明显多于其他各型。管腔A型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其他各组,基底细胞样型组明显大于其他各组(p<0.05)。管腔A型组Ki67表达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基底细胞样型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管腔B型组以浸润性小叶癌为主(54.5%6/11),其他各型组都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p<0.05)。各亚型间的年龄、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方面各型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细胞样型组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型(p<0.05)。管腔B型组和基底细胞样型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他各型(p<0.05)。   结论:乳腺癌免疫分型对推测乳腺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行支架置入治疗与药物治疗一年时,对两组病人进行对比观察,主要观察狭窄血管的闭塞率、再狭窄率、发生新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率、NIHSS(美
第一部分鳞翅目昆虫Cry毒素受体与人类的同名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背景:  Cry毒素是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产生的一种杀虫晶体蛋白,已广泛应用于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