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8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稳定增长。与此同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进却面临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和矛盾。统计显示,2007年底,我国城市化率达到44.94%,农村剩余人口近2 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我国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并且也在人口方面压缩了农业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城市发展。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出口受阻,而城市化是有效拉动我国内需的最大潜力,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化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内在逻辑与关联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   本文逻辑顺序是,首先,在对城市化及劳动力流动的一般理论以及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了介绍和归纳的基础上,从回顾历史出发,运用最新数据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现状描述,并详细阐述了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以及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发展的因素;其次,利用1990年-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率、城乡收入差距、农村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发展等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均具有正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有效转移的四大建议:消除制度障碍、重视城市化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及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在篇章结构安排上,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包括研究背景及意义等;第二部分是对相关理论的介绍和归纳;第三部分是对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历程及现状特点的介绍,并描述了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及城市化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第四部分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联关系;第五部分是关于以城市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论。
其他文献
  笔者新近为所用的Finepix4700 Zoom数码相机制作了一个外接电源盒。插入相机想试用,不料相机无反应。相机用机内电池,一直用得很好,全部功能正常。关闭相机(相机内有电池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领域,横跨文化和旅游这两个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朝阳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该产业也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