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消费贯穿于人的一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很多破坏性、浪费性的消费,并由此给人类生存的环境带来了灾难性后果,空气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食物链污染,大片的森林由于乱砍滥伐而从地球上消失,大量的耕地由于交通等城市建设而迅速减少,人类的持续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为此,有必要从哲学高度对人们的消费方式进行反思,这就是探讨生态消费的初衷。本文主体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生态消费的概念和特征。生态消费是人们在消费过程中遵循生态原理和生态规律,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使产品和服务产生的废物最少,用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能量,使消费方式和内容既符合物质生产的要求,又符合生态生产的要求;既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既满足当代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危及下一代人的消费需求;既满足了物质需求又重视了精神需求,从而既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又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一种消费模式。生态消费具有适度性、环保性、全面性、协调性等特征。第二部分,生态消费的提出背景和实践价值。生态消费提出的背景主要有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从自然方面来讲,生态消费是应对生态危机的必然要求;从社会方面来讲,生态消费是反思消费行为的必然结果。践行生态消费有助于提升人的消费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三部分,“非生态”消费的表现、危害及原因。“非生态”消费的主要表现有“五色”消费、“一次性商品”消费、不公平消费、低俗的精神文化消费。“非生态”消费导致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良消费价值观形成,“非生态”消费还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使人们精神道德沦丧、加大贫富差距、破坏人类公平。造成“非生态”消费的原因主要是:从政治上缺乏重视、经济上片面追求高收益高消费、文化上教育宣传力度不够、社会上缺乏规范制度、个人消费价值观和消费心理不够成熟。第四部分,倡导生态消费的途径。倡导生态消费要坚持公平、效益、责任原则;倡导生态消费的目标是促使人们形成合理的消费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生态消费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个人五个方面来寻找路径和对策,进而使个人和社会树立科学消费观,践行生态消费。